婴幼儿哭闹血便须警惕肠套叠

2018年06月09日 898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临床儿科急诊中常常见到家长抱婴幼儿来急诊,主诉不明原因哭吵、呕吐、便血或精神差,经医生仔细检查最后确诊为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是因为部分肠管及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如果错过,可能导致肠坏死危及生命,家长们应予以足够重视。

肠套叠从发病年龄来说,高峰年龄为5-9个月,75%的患儿年龄小于2岁,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少见。男孩高于女孩。

肠套叠有原发性及继发性肠套叠,其中,婴幼儿95%以上为原发性,没有病理诱因,倾向归因于末端回肠淋巴滤泡的增大的可能性;3个月以下或3岁以上的患儿考虑为继发性,大约占5%,常有诱发因素如Meckel′s憩室肠息肉肠重复畸形肠管管壁内血肿淋巴瘤、腹型紫癜等疾病。

肠套叠多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依照套入部位不同分为回盲型,其次为回结型、回回型、小肠型,最常见的及结结型。

急性肠套叠临床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肿块等,一旦发现血便,家长一般很紧张,马上就会来找医生急诊,但是大概85%的病例在发病6-12小时候才排出果酱样大便,或者医生用开塞露刺激排便或肛门指检时才能发现,因此容易漏诊误诊。而慢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长儿,因为年长儿肠腔较宽阔不易梗阻、肠管不易坏死,因此呕吐少见,便血发生也较晚,常表现为腹痛。

诊断上根据腹痛、呕吐、血便等病史,体格检查腹部扪及肿块,行B超、空气灌肠或钡灌肠检查等辅助诊断。

辅助诊断中,以超声在疑有肠套叠的患儿的应用最为常见,敏感度为100%,同时可诊断其他一些诱发肠套叠的疾病如肠重复畸形等。肠套叠的超声征象有:1、右上腹包块,直径2.5-4CM;2、短轴为同心圆,长轴呈假肾样;3、中央强回声区内可见淋巴结样结构;4、彩色显示中央部有明显血管走行,外部分层的肠壁可有少量血供;5、同心圆:一个形式可显示为低回声的外层结构包绕着强回声的中心部位,类似于靶状或环状结构,另一个形式为外层结构为多层的低回声和高回声层形成的多个同心环。

气钡灌肠X线:用于诊断和治疗肠套叠,可见杯口阴影,能清楚看见套叠头呈现线条状或弹簧状阴影等表现。

治疗上一旦确诊为肠套叠,就需要紧急复位治疗,如果在48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行非手术空气灌肠或钡灌肠复位。如超过48-72小时,全身情况良差,怀疑肠坏死及小肠型套叠等情况,就需要及时住院手术治疗。

家长朋友们,如有需要,请随时咨询我,我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张先华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