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为老年人保暖护阳

2018年07月24日 46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艾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该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简便易学,适用范围广泛,是很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灸法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所以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施灸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增高,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凝血时间缩短,对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陕西省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王凯

灸法的特点是既能抑制功能亢进,也能使衰退的机能兴奋而趋向生理的平衡状态,因此灸法对人体是一种双向的良性刺激,对增强体质大有裨益,不论病体、健体都可以使用,所以灸法的使用范围是很广泛的。

 

u       艾灸疗法的攻效:艾灸疗法是中老年人保暖护阳的最佳方法之一,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是一种纯阳之品,其作用有:1、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固脱,益气升阳;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艾叶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水、抗衰老抗癌的硒和大量的药理成份,有消炎化瘀、平喘化咳、镇静之功效。艾叶中含有苦艾醇、苦艾酮,具有解热、止血、镇痛、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 

u       艾灸疗法分类

艾灸疗法具体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适用于老年人的灸法:

(一) 艾炷灸疗法: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 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二) 艾条灸疗法: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临床应用最广泛。

(三) 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

(四) 温针灸疗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五) 隔物灸疗法: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或用蒜,盐,附子饼),用针扎孔数个,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u       灸量

灸量即施灸的总体刺激量。灸法既是一种温热刺激,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决不能浮皮潦草,用艾烟薰烤,表热里不热,就算是灸法,结果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误以为灸法无效,这才真正是“灸不三分,是谓徒冤”。 古人认为,每燃烧一个艾炷为之一壮,每灸一次少则3-5壮,多则可灸数十壮、数百壮。至于施灸的时间长短原则是:灸从久,必须长期施行方能见功,这是指慢性病而言。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如果用于健身灸,则可以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现代艾灸疗法多使用艾条灸,一般每次每穴灸10-15分钟。

 

u       老年人的体质特点

随着年龄老化,人体脏腑功能也逐渐衰退,“年过半百,气血自半”,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是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脏腑虚损尤以脾、肾之脏最为多见。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衰,精微亏乏,气血化源不足,则生命活动必然受到影响。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宅,年近古稀,肾气亏虚。因此,肾虚是虚衰和老年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脾肾虚损,在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阳气不足,尤其是在冬季,许多老年人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无力,肢体浮肿,小便清长等症状。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调养,重在脾肾。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须得到后天的不断补养、充实,才能维持长久。且人之老年,多为脏腑功能虚弱,阴阳失调,精血耗损的表现,故治疗老年病时多偏重于补益。

 

u       艾灸常用穴位

那么,针对老年人冬天怕冷,出现阳气不足的表现时,怎么样用艾灸疗法为老人保暖护阳呢?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养生保健抗衰的好方法。针对中老年人阳气不足的体质特点,下面推荐两个行之有效的穴位:

1.命门

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

2.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足部厥凉怕冷。足三里穴位于足部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故艾灸足三里,一方面可直接改善足部厥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古人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的就是这个穴位。

u       操作方法:

上两穴均是是人体顾护阳气,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艾条灸每穴10-15分钟,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穴位,每穴悬灸10-15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可连续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注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

 

u       施灸时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要注意保暖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若出现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龙胆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瘢痕灸后,可在局部盖以消毒敷料,以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若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5.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7.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喝茶或冷水或洗澡。
    8.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给饮温开水或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