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新妈妈的产后生活保健
2018年08月26日 85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剖宫产与正常分娩相比,新妈妈机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子宫受到创伤,影响了子宫正常收缩;手术中失血,使血中催产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子宫复旧;术后禁食,体虚,活动少,致使子宫入盆延迟,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创伤,新妈妈精神疲惫,脑垂体分泌催产素不足,影响乳汁正常分泌等。由此可见,为此可见,为确保母婴平安,对剖宫产的新妈妈需加强生活保养,给予特别关爱。
产后6小时以内
躺的正确姿势。术后回到病房的新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的原因是大多数剖宫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在新妈妈臀下垫好卫生巾,还会定时为新妈妈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腹部放置沙袋。有时护士会在新妈妈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护士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新妈妈测量血压,查看面色,测量脉搏和体温,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及时喂哺初乳。宝宝饿了,护士会把他抱给妈妈,妈妈一定要将这最珍贵的初乳喂给宝宝。这是值得回味的经历,留给宝宝也留给自己。宝宝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6小时内禁食。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到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褥汗皮肤护理。新妈妈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醒时更明显。这部属于病态,于产后1周内可自行好转。新妈妈应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摈弃传统坐月子的旧习。剖宫产新妈妈更要注意腹部切口皮肤的清洁,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产后6小时以后
正确躺的姿势。新妈妈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度——30度,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
疼痛缓解办法。麻药劲儿过了以后,大多数新妈妈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剖宫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胡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注意早期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通畅情况;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时;12小时后,新妈妈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以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
产后第1周
大量饮水。产后的3-5天内,妈妈的身体还是很虚弱,伤口仍然疼痛。年轻的妈妈会有便秘和肿胀的感觉,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饮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饮用热茶和不低于室内温度的水,这些都能促进肠的蠕动。
及时排便。剖宫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因此更应该按正常的作息,养成习惯,及时大小便。
寻求帮助。剖宫产的妈妈一般是5天—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轻的妈妈需要找好能够帮助自己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做饭和带孩子的帮手。最好是爸爸能够休假,或者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剖宫产分娩的妈妈比自然分娩的妈妈需要更多的“做妈妈了的感觉”,因此她们常常抱着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应该有人为她分担。
饮食改变。当新妈妈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选择蛋汤、烂粥、面条等。然后依新妈妈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腻的下奶汤,例如鸡汤、肉汤等。
分娩后2个月内
不要负重。这个时候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一天天地长高、增重,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分娩两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走楼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足够了。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要比这个运动还要小。
不要开车。在产后的头两三天星期不要自己开车。踩离合器、刹车和油门对新妈妈来说还是一件费劲的事情。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体操锻炼。可以开始做一些运动骨盆的体操了。这是非常简单但效果很好的练习。妈妈们先尝试收缩阴道的肌肉,然后尝试着上提阴道,数到10下的时候,再放松。
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宫产,产后都应密切观察恶露。剖宫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卫生棉垫2小时内就湿透,且超多月经量很多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