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芳香化湿药.3.藿香

2019年05月29日 84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⑶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经:脾、胃、肺经。

功效:和中止呕,行气化湿,解暑辟秽。

应用

①用于脾胃积热所致土疳、湿热生疮、胞生痰核等。常与黄芩、栀子配伍治疗睑腺炎初期、接触性睑皮炎,睑板腺囊肿伴感染症者。清脾散《审视瑶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薄荷(后下)、升麻、甘草、栀子(炒)、赤芍、枳壳、黄芩、陈皮、藿香、石膏、防风)。

睑红肿甚者,加金银花20g,连翘10g,以清热解毒消肿。治疗湿热内蕴之接触性眼睑皮炎者,加茵陈10g,猪苓10g,以淡渗利湿;若脓疱灼热而痛者,加大青叶10g,蒲公英20g,以清热止痛。

②用疏肝益精健脾为主的中药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视功能的影响。将57例符合屈光不正性弱视。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52眼,对照组28例46眼。治疗组采用具有疏肝健脾、益精明目作用的西明汤(主要由郁金、太子参、西洋参、枳实、藿香、密蒙花、蕤仁肉、谷芽、麦芽、山楂、神曲等组成)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旋多巴治疗,两组病例还同时进行验光配镜及传统的电脑闪烁增视仪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比较结果:治疗组52眼,基本痊愈33眼,进步13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46眼,基本痊愈12眼,进步10眼,无效24眼,总有效率为47.8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益精明目为主的中药能有效改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

周至安,邱波,骆梅娟.疏肝益精健脾为主中药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2):109-110

③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方法分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中医治疗以自拟化湿消翳明日汤为基本方,中药组成:苦参、土茯苓、白鲜皮、藿香、薏苡仁、车前子、大黄、黄柏、黄芩、蝉蜕、苍术水煎服。并根据病情进行辨证加减用药,热盛则加蒲公英、龙胆草;体弱气虚者加黄芪、升麻、党参;阴虚者加麦冬、地骨皮;瘀血者加当归、川芎、红花;中药每日1剂,水煎二次,早晚温服,每次200 ml,第三汁水煎后过滤作湿热敷患眼。

配合眼局部1%硝酸银点眼冲洗,配合0.5%两性霉素眼水、1%酮康唑跟水,角膜宁眼水交替点眼,1%阿托品眼水扩瞳。

西医组:主要以局部点硝酸银眼水冲洗,配合两性霉素、酮康唑眼水点眼,1%阿托品眼水扩瞳。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对照组78.6%。两组有效率比较,x2=5.86,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今后临床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抗真菌的中药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中药临床应用。

党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9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44

④有关藿香治疗眼病的论述:

⑤现代药理研究:

.抗真菌作用:藿香煎剂(8%~15%)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亦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试验表明,藿香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及煎剂对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的抑菌浓度分别是3%、5%、10%、15%,提示浸出液的抗菌能力比煎剂为强。

.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藿香水煎剂在浓度为15mg/ml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增至31mg/ml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抗病毒作用:有报告指出,藿香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从藿香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体——鼻病毒的生长繁殖,藿香中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是黄酮(黄碱素成分).以该成分为主,合成的抗病毒性更强、内服易吸收的药物用于鼻病毒感染者,效果良好。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藿香煎剂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忌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6-10g。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