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怎么办?
2018年08月30日 80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的病变。它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病可能为多基因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主要有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以及黑棘皮症。
PCOS病人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雄激素增多,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和排卵,长期不排卵造成了不孕。文献表明,PCOS患者中75%稀发排卵或不排卵,有50%~80%发生不孕,且PCOS不孕占无排卵性不孕30%~60%,有报道达75%。
此外,单纯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可引起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生,使内膜增殖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内膜间质局灶性致密发生率高,这些部位的ER、PR(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减少或缺乏,降低了内膜对性激素的反应性,内膜不能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使内膜功能下降,这可能也是PCOS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换句话说,诱发排卵和助孕是治疗PCOS不孕的必经之路。
目前研究较多的促排卵药物有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促性腺激素(Gn)等。
作为促排卵治疗的一线药物,CC带来了对不孕治疗的革命。但是,其抗雌激素作用影响了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宫颈黏液的产生,从而造成CC治疗PCOS不孕促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流产率高的矛盾,同时20%~25%的患者存在CC抵抗,主要表现对CC不耐受,出现毒副反应。
LE是第三代选择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生物活性,使雌激素水平下降,进一步阻断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促使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增加,从而达到促排卵的作用。2000年LE首次被用于CC抵抗患者的治疗,现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已达成共识。有研究认为LE治疗PCOS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与CC效果一样,可以成为PCOS促排卵治疗的一线药物。
Gn通过使FSH略超过阈值水平,启动卵泡的生长,维持卵泡的发育,从而获得有效的发育卵泡。Gn用于PCOS促排卵治疗已经有很长时间,且种类众多,目前有尿源性、纯化尿源和基因重组3种外源性Gn,但由于费用昂贵且导致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高,Gn是PCOS促排卵治疗的二线用药。
除了上述药物促排卵,还可以进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通过降低雄激素水平,恢复排卵。对于难治性PCOS病人,可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法助孕。
但促排卵治疗不是完美的,它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成功率低,妊娠率低,还有不容乐观的妊娠结局。PCOS患者与正常人妊娠相比,存在OHS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高、多胎率高、流产率高、活产率低以及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率高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