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为什么会痒?
2019年05月29日 91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眼睛痒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造成眼痒的原因是很多,最常见有原因是有:
⑴免疫性结膜炎: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免疫反应。结膜经常暴露在外,空气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埃、动物皮毛、蟑螂、树木、草地等接触,也容易遭受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而过敏导致免疫性结膜炎。有的是因长期局部使用滴眼液,如抗生素、表面麻醉剂、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磺胺药等导致医源性结膜接触性或过敏性结膜炎。这些眼病共同点都有眼痒,有的甚至奇痒难忍。临床上常见的有枯草热、异位性结膜炎和春季角结膜炎;由细胞介导的则呈慢性过程,常见的有泡性角结膜炎。眼部的长期用药又可导致医源性结膜接触性或过敏性结膜炎,有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还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干燥性角结膜炎、结膜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⑵接触性皮炎:眼睑皮肤接触化妆品、眼睑皮肤薄嫩,富含血管,对化妆品的刺激比较敏感,有的人虽然只接触少量化妆品,也可能引起眼睑的严重过敏反应。或染头发后洗头时水流到眼睑眼肤上,可引起眼睑弥漫性皮肤紧张,皮温不高,无触痛,但有痒感。头油最易引起过敏,而且时间长,症状重,以上眼睑皮肤痒,统称为接触性皮炎。
⑶睑缘炎:睑缘炎是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因细感染、理化刺激、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溢泪、隐斜、不良卫生习惯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睑缘瘙痒、烧灼感、刺激感,睑缘潮红,充血、肥厚,有皮脂溢出,干后结痂有鳞屑,睫毛易脱落。
⑷慢性细菌性结膜炎:慢性细菌性结膜炎可由急性结膜炎演变而来,或毒力较弱的病原菌感受染所致。有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睑板腺功能不全等都可引起。单眼或双眼痒,烧灼感、眼刺痛、干涩不适、易疲劳。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眼角有白色泡、眦角皮肤结痂。本病进展慢,持续时间长。
⑸睑板腺功能障碍:与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常有眼红、刺痒、干涩、畏光、流泪、烧灼感、异物感、视力波动、视力疲劳等症状。睑缘充血、不规则、增厚、后缘钝、睫毛根部鳞屑;睑板腺管口突出,移位,边界不清,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有黄色脂性分泌物阻塞,挤压睑缘时睑板腺开口有黄白色、或颗粒状、或牙膏状分泌物溢出。
⑹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急性期症状主要是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慢性期主要是双眼痒、异物感、干涩不适、烧灼感。沙眼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曾广泛流行的眼疾,当时是致盲的首要病因。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但仍是常见的结膜病。我国很多地区沙眼患病率仍高达20%以上。感染沙眼可延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严重者可以致盲。沙眼是我国当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尽管医疗科学飞跃进展,但对痒的认识依然不足,痛觉、触觉、温觉和痒觉,在皮肤表面都能为相应的神经组织感受,唯独痒觉感受器至今未被证实。有人认为痒是痛觉感受器受到轻微刺激引起。认为痒是“低痛”的感觉,对痛觉迟钝的皮肤,正常的疼痛刺激只引起痒感,对痛觉敏感的皮肤,“低痛”的刺激就能引起发痒;没有痛觉的皮肤,如麻风病人既没有痛觉,也没有痒觉。皮肤受伤后,只要痛觉传递通路仍然存在,一旦创伤快愈合时就会发痒。另外有些人认为痒是完全独立的一种感觉,理由是即使是剧烈的痒也不能转变为疼痛,痒和疼痛可以同时存在,搔抓可以止痒但不能止痛,吗啡可以止痛但引起痒感。去除表皮和表皮下神经丛,就不会有痒的发生,而痛觉依然存在。现在被接受的看法是:来自皮肤的各种冲动,由神经纤维收集在脊髓和较高级的神经中枢,再传至大脑皮层进行分析,假如神经所传递的感觉信息不完全或不明确,这就是痒觉。关于痒觉的神经传递途径,一般认为痒觉感受器,把痒觉沿着脊髓神经纤维传向脊髓,再传至丘脑,由丘脑传至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这个神经传递途径恰好是痛觉的传递途径,因此可以解释眼睛皮肤发痒的时候,搔痒引起的痛觉就代替了痒觉,起到止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