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五教授治疗脑瘤的经验
2018年07月12日 81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读研期间在三附院跟随李师抄方近1年,很遗憾,李老师因心脏病过早离世,实为中医肿瘤界巨大损失!)
李修五教授(1923-1998)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行医50余年,对恶性肿瘤的诊治颇具心得。笔者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李老治疗脑瘤的经验介绍如下。河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孙宏新
1 探病机,责之痰、瘀、毒、火、虚
中医历代文献对于脑瘤并无系统记载,但屡屡提到肿瘤压迫或损害神经系统时产生的头痛、呕吐、复视,乃至影响机体正常运动和瘫痪、昏迷等症状,其中包含了脑瘤诊治的丰富内容。
李师广搜博览古代先贤论述,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脑瘤的发生由于正气亏虚,髓海受损,痰、瘀毒邪凝聚,闭阻脉络,蕴结清窍形成肿块。同时,瘀火又可化热,热灼津液,引动肝风,伤阴损阳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证候表现。其病理机制属正虚邪实,正虚多属气虚或肝肾阴虚,邪实多为瘀热毒邪或痰瘀胶结。
2 论治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李师认为,脑瘤的中医治疗同样不能脱离治癌的几个基本原则,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原则,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因为脑瘤的形成不外痰、瘀、毒、火诸邪单一或合而为病,所以要根治脑瘤,就必须清除以上诸邪。若邪居日久又致虚象形成,则祛实又应与补虚同用,且祛实重于补虚;若为因虚致实,则重在补虚,兼顾祛实。
脑为奇恒之府,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依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脑与心、肝、肾等症的关系最为密切。脑之功能失常,可殃及五脏,致五脏病变,五脏中任何一脏或多脏功能失常都可导致脑瘤的发生。所以,脑瘤的治疗既要治脑,还要治五脏。
李师还常告诫道,虽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脑瘤的主要方法,但欲求得最佳的临床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还须辨症应用中药,如脑瘤的头痛、头晕、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有时是作为主要的痛苦症状表现出来的,治疗上仅靠辨证施治,不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常需加大主症的治疗力度,必要时配合现代医学脱颅压、局部放射等治疗,以尽快缓解症状,解除病人痛苦。
3 遣方药,分型论治与专方合施
目前,医学界对脑瘤尚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型方法。李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并参考文献记载,将脑瘤分为痰毒凝聚、肝风内动、瘀毒内结、正气亏虚等证型。
3.1 痰毒凝聚证 该证多由肾阳虚弱,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聚津为痰,清阳不升,痰浊上扰,痰毒凝结而成。症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身重倦怠,舌强呕吐,语言蹇涩,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解毒为主,配合温补脾肾,给予涤痰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陈皮、苍术、茯苓、浙贝母、玄明粉、胆南星、石菖蒲、郁金、薏苡仁、蛇六谷等。
3.2 肝风内动证 该病多由肝肾阴虚,先天不足,水不涵木,阳亢化风所致。症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失眠健忘,烦躁易怒,咽干颧红,抽搐震颤,舌强失语,昏迷项强,眼吊复视,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给予杞菊地黄丸合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物组成:钩藤、怀牛膝、牡蛎、玄参、龟板、代赭石、白芍、菊花、地龙等。
3.3 瘀毒内结证 该病多由气机逆乱,气血运行郁滞,气血上逆,瘀毒交结,蕴结清窍而成。症见:头痛头胀,面色晦暗,口干气短,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舌边缘有瘀斑,脉象细涩。治宜化瘀解毒,方选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牛膝、黄芪、三七、三棱、莪术、天葵子、麝香等。
3.4 正气亏虚证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脑瘤的发生,多由于正虚邪入,阴阳失调,毒积脑府,气血壅塞所致。脑瘤的进一步播散、扩展,也常以虚为其条件和基础。晚期脑瘤患者常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形成恶性循环,加之经手术、放射、化学治疗者均可致气阴两伤、正气亏虚。故在脑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正气亏虚占有重要地位。症见:头痛隐隐,头晕乏力,面色不华,气短懒言,或腰膝酸软,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或白润,脉细弱无力。治宜扶正为主,辅以祛邪,据辨证情况选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十全大补汤或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加减,药物组成:黄芪、当归、白术、山药、砂仁、当归、黄精、丹参、玉竹、石斛、枸杞子、仙鹤草等。
李师常根据以上分型酌加重镇安神的矿物药和以毒攻毒的虫类药以及引经上行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磁石、寒水石、全蝎、蜈蚣、地龙、藳本、白芷、麝香等,以增强疗效。同时,为加强抗瘤效果,李师还拟定“消瘤丸”(全蝎100 g,蜈蚣100 g,壁虎、蜂房、僵蚕、川芎各200 g,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5 g,每天3次,配合辨证治疗,以达软坚消瘤、扶正解毒之功,坚持服用3~6月,多能获效。
另外,李师还经常嘱患者调畅情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恶性精神刺激;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之品,如多食菇类、水果、新鲜蔬菜及淡水鱼类,忌烟酒和其他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配合治疗。
4 病案举例
钟某,男,20岁,1990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头痛伴呕吐3个月。患者1990年2月生气后出现头昏头痛,继之症状加重,伴呕吐痰涎,至某省级医院增强CT检查示:左额叶约40㎜×36㎜不规则肿物,边缘呈环形增强,周围有明显水肿带,诊为脑胶质瘤。因患者年轻未婚,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人介绍来求李老诊治。刻下症见头痛头晕,时恶心呕吐,身重倦怠,面色晦暗,视物模糊,舌胖,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脑胶质瘤;中医诊断:脑瘤 ,证属痰毒凝聚,上结清窍。治宜化痰解毒、降逆止呕。给予涤痰汤加减。处方:石决明30 g,瓦楞子20 g,浙贝母15 g,川牛膝15 g,半夏12 g,代赭石30 g,生牡蛎30 g,石菖蒲15 g,郁金15 g,薏苡仁30 g,陈皮12 g,蛇六谷12 g,川芎10 g。水煎,每天1剂,每日 3次,并配合消瘤丸口服。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CT示瘤体缩小1/3,守方治疗(消瘤丸常服,中药汤剂间断服用)10个月,瘤体基本消失,无自觉症状。随访至今无复发,健康存活且已结婚生子,
按语:脑瘤究其成因主要是由于痰、瘀、毒、火等相互作用,加之脏腑虚弱,清气不升,致使痰湿结聚,阳气阻滞,闭阻清窍,日久形成肿瘤。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视觉障碍、偏瘫、共济失调以及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一般来讲,本病早期以痰浊闭窍,痰瘀互阻为主;进一步发展,邪毒化火伤阴,阴不制阳而见阴虚阳亢证;晚期则命门火衰,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兼有痰、瘀之证。
本例患者发病年纪较轻,初起以标实为主,正气未衰,故治疗以祛邪为主,予以化痰解毒、降逆止呕之涤痰汤加减,方中重用半夏、石菖蒲、浙贝母、郁金化痰散结祛浊为君;石决明、瓦楞子、生牡蛎、代赭石等软坚散结,降逆止呕为臣;薏苡仁、陈皮、健脾化痰;蛇六谷消肿解毒,化痰散结作用较强常用于脑部肿瘤以为佐药;其中川牛膝可引浊气下行,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引诸药上行头目,达到通络止痛之功效,二者升降相因,共为使药。配合消瘤丸重在软坚消瘤。李师辨证精当,立方谨严,故而收到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