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一定是转移吗?

2021年09月09日 92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诊间记录】昨天下午专家门诊接诊的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告诉我病情有点复杂,多年前做过甲状腺癌手术,术后辗转几家医院进行复查,超声均提示右侧颈部IV区低回声,怀疑淋巴结肿大,患者担心术后有复发转移,希望能有个较为明确的结论。仔细翻阅了厚厚一叠诊疗资料,按照时间轴我详细问询了解了患者的病情过程,通过检查发现该颈部“淋巴结”位于右侧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之间的间隙内,形态椭圆,边界光整、清晰,呈低回声,大小约30X10mm,内部未见所谓“淋巴门”结构,且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如图),这么多年也一直随访未见增大变化等。首先,我告诉她,先不用紧张,根据目前的超声特征及随访情况还是考虑良性病变,特别是甲状腺癌术后出现,患者主诉术中外科医生清扫了颈部淋巴结,不可能当时看不到这么大一个结节呀,由此,我想到了一种术后“淋巴囊肿”的可能性。

       淋巴囊肿,本质上是淋巴管的囊性扩张,多数由淋巴管梗阻引起的淋巴液回流障碍所致,呈圆形、卵圆形等。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移,所以手术中会清扫部分相关淋巴结,以截断肿瘤转移的途径。被切断的淋巴管可能渗出淋巴液,若渗出速度大于人体吸收的速度,就会导致淋巴液滞留、形成囊肿。多发生在中老年和亚健康群体,尤其是肿瘤患者,可以发生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腹盆腔、下肢等多个部位,囊肿变大或合并感染时可以出现局部胀痛、压痛,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囊肿的位置、大小以及血流情况,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稍后,根据患者的反馈,针对该颈部疑似淋巴结的低回声,曾经在外院做过颈部增强CT证实此为囊性占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提示该低回声内未见恶性肿瘤细胞,仅见少许淋巴细胞。因此,本例患者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囊肿”的可能性非常大了,故建议患者无需担心,继续密切随访观察,有突发状况随时就诊。患者如释重负,表示感谢。

【就诊提示】关于淋巴结的超声检查情况,前面已经写过《平凡淋巴结,健康真英雄——关于淋巴结超声的科学思维》的科普,但是仍有不少患者对超声提示淋巴结“谈虎色变“。还是要再次强调以下几点:

  • 人人都有淋巴结,无处不在: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形似蚕豆,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多位于人体浅表部位,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超声检查时也容易探及。

  • 巴结个头小、作用大:

        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隶属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生成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发挥免疫应答。当细菌、异物或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结时,淋巴细胞就会增殖活化,同疾病战斗。因此,我们可以把淋巴结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站岗放哨以及英勇作战的卫兵。它们可以是发挥免疫监视作用“哨兵”,奋不顾身地去铲除胆敢入侵的外来之敌和发生恶变的内在隐患;可以是发挥免疫防御作用的“工程兵”,构建起坚固的屏障,防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等;还可以发挥免疫稳定作用,作为“巡逻兵”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一旦启动了战斗,淋巴结就会发生形态结构及血流灌注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比如发热、浅表肿块、局部疼痛等。

  • 正确解读淋巴结超声报告很重要:

       超声检查到淋巴结请不必惊慌,正常淋巴结在超声报告上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做出提示,或者也可以写未见异常淋巴结,无需纠结超声医生的表述方法,对正常提示的淋巴结也不要焦虑,保持正常规律饮食作息即可。另外,患者如有既往就诊资料请务必携带齐全,便于医生综合对比评估病情,特别是对一直未能固定就诊地点的病人尤为重要。本例患者就是因为按照医嘱提供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诊疗资料,对病情明确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解决了长期困扰自身的心理负担,值得借鉴。

特别提示:超声发现异常淋巴结后,切勿惊慌,还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后明确病因,再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期间,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动态随访淋巴结有无变化。

~~~~~~~~~~~~~~~~~~~~~~~~~~~~~~~~~~~~~~~~~~~~~~~~~~~

如有超声诊疗相关问题,欢迎前来就诊咨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