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发现胰腺肿瘤怎么办?
2021年02月01日 81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简介: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
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
随着冬季的到来,全国各地新一波的“新冠”疫情,有卷土重来之势。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和聚集性感染,目前各大医院都采取了限制挂号、限制手术等疫情防控措施。肿瘤患者免疫力差,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且一旦感染,肺炎会更重,肿瘤恶化会更快。
那如果在疫情期间,得了胰腺肿瘤怎么办?该如何正确就医?
1、胰腺肿瘤有哪些类型?
胰腺肿瘤从肿瘤的良恶性角度可以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肿瘤,而从肿瘤形态和影像学表现,又可分为囊性、实性、以及囊实性肿瘤。
2、胰腺囊性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胰腺囊性肿瘤可以是良性或恶性,需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来判断。已经发生恶变或者具有潜在恶变风险者,宜选择外科手术根治切除,对于恶变风险极低的良性病变可随访观察。
根据囊液的成分,囊性肿瘤分为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以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少见肿瘤。
胰腺假性囊性肿瘤,即胰腺假性囊肿及单纯胰腺囊肿,假性囊肿往往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临床上单纯胰腺囊肿比较少见,常与胰腺囊腺瘤较难鉴别。
3、胰腺IPMN是什么意思?
胰腺IPMN,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简称,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分布。有些囊肿可能会发生癌变或者属于癌前病变,需要警惕。
特别是主胰管型IPMN,或分支胰管型IPMN肿瘤最大径>3 cm,癌变率高,应手术切除治疗。
4、胰腺囊性肿瘤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有附壁结节;
主胰管扩张>10 mm;
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高度异型细胞;
出现相关症状,或无症状的囊性肿瘤大于4cm;
肿瘤快速生长≥ 2 mm/年;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A19-9 水平高于正常值;
主胰管扩张5~9 mm,合并其他危险因素。
胰腺囊性肿瘤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均建议手术。
5、实性或囊实性肿瘤如何治疗?
胰腺实性或囊实性肿瘤一般多为恶性、低度恶性或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通常手术切除。只有对于病灶较小的(小于2cm)的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考虑定期密切随访,若能手术切除,还是建议手术。
6、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有何优势?
新辅助化疗是指恶性肿瘤实施根治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后继化疗的一种治疗措施。新辅助化疗在胰腺癌具有很多优势:
1)可以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提高R0切除率;
2)可以杀灭全身微转移灶,避免或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
3)有望筛选出手术更获益的人群,对于临界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均推荐行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