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病因和治疗

2019年11月01日 105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张清彬谭乐成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广州口腔疾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40

发表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8年45卷5期:497-500.



[摘要]  磨牙症是口腔副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牙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咬合力的同时,下颌作一定节律的运动或表现出较大运动倾向的现象。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异常磨损,严重磨损则可导致牙敏感症、牙周炎、牙折、牙髓炎等并发症。同时因为磨牙时较大的咬合力,颞下颌关节不可避免地承担了过大的负荷,长此以往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由于长期的用力过度,磨牙症患者常表现有咀嚼肌疲劳、压痛、功能异常及肌肉紧张性疼痛。临床常见到患者咬肌、翼外肌、二腹肌区疼痛,有时还会出现咬肌肥大,甚至还伴有颈、背等部位的肌痛。部分患者甚至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晨起时的头痛。

[关键词]磨牙症;病因;治疗



口腔临床诊疗中,经常看到罹患磨牙症的患者。生活中,也经常有朋友有磨牙的症状。“为什么会夜磨牙?”“夜磨牙怎么治疗才有效?”是经常被患者或朋友问及的2个问题。说到夜磨牙,不得不说到口腔副功能。大家都知道口腔的主要功能是咀嚼、言语、发音和维持面容等。那么什么是口腔副功能呢?

有研究指出,口腔副功能是在人类睡眠中,无意识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牙齿、牙列等解剖学结构发生的非生理性下颌运动,表现在临床就是磨牙症。正常情况下,上下牙的咬合是发生在清醒状态下的,由于神经肌肉的保护性反射,人能清晰的感知自己用了多大的力,且应该咬在那一个位置[1]。

磨牙症是牙在无意识状态下承受一定强度咬合力的同时,下颌作一定节律的运动或表现出较大运动倾向的现象。磨牙症特征性表现为下颌肌肉的间隙性等张性收缩,并伴有规律性的咀嚼样动作。磨牙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以儿童和年轻人多见[2-3],可分为3型,一是磨牙型,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又称为夜磨牙;二是紧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4];三是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1  病因



至于磨牙症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1  牙合因素

牙合因素或咬合关系不协调被认为是磨牙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错牙合、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正中牙合或侧向牙合早接触是最常见的磨牙症始动因素。在替牙期,大部分儿童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异常或一过性的接触高点致使上下牙齿不能很好地咬合,于是患儿常会出现一种下意识的意念,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白天的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舒张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

1.2  神经因素

有专家研究认为,磨牙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和睡眠中的轻度觉醒异常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化学方面的研究[5]显示,磨牙症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改变有关。

1.3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磨牙症的原因之一。目前社会节奏加快,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人或情绪紧张、或过度疲劳、或过于兴奋、或过度紧张都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入睡,即使入睡后仍有一部分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兴奋的大脑皮质”会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磨牙症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不成熟等特征,且焦虑程度越高,磨牙症的发生频率越高[6]。

1.4  全身因素

在长期的磨牙症研究中,全身因素在很多时候也参与或导致了磨牙症的出现。哪些全身因素呢?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可能包括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过敏性疾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尿酸增多症、甲亢、膀胱应激症等都有可能引起磨牙症。当儿童出现积食或消化不良时,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会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的出现。

1.5  遗传因素

有研究[7]表明,儿童期的磨牙症往往持续存在,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父母长辈患磨牙症,孩子患磨牙症的概率会有增高,也就是说磨牙症虽然不是百分百的遗传,但是其具有遗传倾向。总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磨牙症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迄今为止磨牙症的病因尚无定论。目前的研究认为磨牙症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口腔副功能的表现。



2  治疗



尽管磨牙症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或基础研究,但迄今为止磨牙症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目前的方法实际上是采用“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策略。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5类,简述如下。

2.1  行为医学治疗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生理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技术、以及把这些知识、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新兴科学领域。用于磨牙症治疗的行为医学模式包括心理治疗,肌肉松弛治疗等。心理紧张导致肌肉紧张是常见的患病原因。消除紧张情绪,解除不必要的顾虑,适当减压,合理安排工作。睡前休息放松、做适当运动、避免服用兴奋性食品、改善睡眠环境等措施均有利于减轻大脑的兴奋状态。调动患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来减轻磨牙症的发生。肌肉松弛包括肌肉松弛仪的使用,体疗、按摩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

2.2  生物反馈疗法

通过生物反馈,给患者安装“电子设备”,使患者在磨牙发生时被声音等电信号惊醒从而暂时停止磨牙。但是该种方法因患者接受的“局限性”和较高程度的“惊悚性”,目前为止,尚无法推广应用于临床。

2.3  牙合学治疗

牙合学治疗主要包括调牙合治疗和咬合板的使用。1)调牙合治疗指的是通过调磨少量牙体组织,去除咬合干扰,建立平衡牙合关系,以达到牙齿、肌肉、颞下颌关节、颌骨四者间的生理平衡,来消除磨牙症。对于有牙颌面畸形的患者先进行正畸、修复或正颌手术来矫治。2)咬合板治疗指的是制作一个牙合垫(图1),晚上睡前戴在牙齿上,早晨取下,缓解肌肉紧张,保护磨牙时牙齿磨耗。目前最容易被患者接受,但并不能根治磨牙症[8-9]。

2.4 改变不良习惯

 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经常保持“下颌姿势位”,休息一下肌肉、颞下颌关节和牙齿,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磨牙症的病情。临床上应该告诉患者纠正偏侧咀嚼、咬铅笔、嚼槟榔、嚼口香糖等不良习惯,因为根据临床研究证明这些习惯可能诱发磨牙症。

2.5 药物治疗

2.5.1 咀嚼肌内注射肉毒杆菌 研究证实,局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对治疗运动障碍有效,所以在临床上有医生尝试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两侧咀嚼肌中,研究[10]发现,部分患者在注射后即可获4周内,磨牙情况开始减轻或停止。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张闭口困难或吞咽困难,因为其是一种侵入性注射治疗方式,所以注射前一定要和患者沟通好,在患者理解且接受可能并发症的前提下才能注射肉毒素(图2)。



A:左侧咬肌注射点;B:右侧咬肌注射点;C:右侧咬肌注射1点;D:右侧咬肌注射2点;E:左侧咬肌注射1点;F:左侧咬肌注射2点。

图2 肉毒素注射

Fig 2 Botoxinjection

2.5.2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临床研究证实,使用多巴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明显减轻磨牙者的磨牙次数,但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发作等。

一般只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考虑对磨牙症进行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在内科医生的会诊下进行。

2.5.3 其他 针对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过敏、维生素D缺乏、儿童积食、消化不良等疾病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去除引起磨牙的可能原因,临床证实也是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作为口腔副功能的磨牙症是口腔临床的“疑难杂症”,迄今为止其病因不明,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亦不确定。在临床上,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可能有效,同时也可能是无效的。目前戴磨牙垫来保护牙齿是比较确定的治疗选择,至于其他治疗方法,一定要在医患双方深入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后,治疗才可以开始。

3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辑 张玉楠)



专家简介



   张清彬,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主任兼医务科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修复学术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医疗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常委理事。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9年作为援外专家参加卫生部组建的“中国医疗队”援助非洲;先后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做博士后研究;临床擅长颞下颌关节病的“梯度,序列,舒适化”诊疗和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疼痛的“微创治疗”。先后主持10余项省部和校级课题,近年发表文章近7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收录文章17篇。2016年获得“羊城明星牙医”和“广州医师奖”荣誉称号,2017年被遴选为全国知名专家,2018年入选岭南名医录,2018年获首届“广州最美医师”称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