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选择大有讲究

2022年01月01日 7712人阅读

不是每个帕金森病患者都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也不是每个患者都可以选择脑起搏器治疗,就是可以选择脑起搏器治疗,对各个患者的治疗性价比也不一样,因此选择时大有讲究。

1、诊断要明确脑起搏器治疗诊断必须是原发性帕金森病,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和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征是前提。

2、把握好手术时期手术不易过早,早期症状比较轻,服药效果比较好,药量也不大。这部分患者手术效果虽然也好,但服药就能解决,不需要手术。通常在发病5年后,经正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严重运动障碍并发症等副作用后手术。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症状比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病3年后也可考虑手术。手术也不易过晚,到药物治疗已经无效,终日卧床,认知很差,严重幻觉或者精神症状就不能手术。所以总的来说脑起搏器治疗适合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

在脑起搏器开展早期,通常用于伴有严重异动症或者严重开关现象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但随着治疗效果的进一步公认,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脑起搏器知识在医生和患者中的普及,设备的改进和可充电技术的应用,治疗费用的下降,也慢慢用于早期运动障碍并发症的患者,即提出早期刺激,也就是在药物治疗蜜月期过后,出现症状波动、异动和开关现象等,脑起搏器治疗窗就打开,就可以考虑手术。我们也发现适当提早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安全性也提高。尤其年轻患者,应该提倡带着脑起搏器继续工作和生活,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过早辞去工作,病休在家,没有病倒而先自己吓倒。

3、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我们患者都知道术前评估很重要。术前评估包括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认知、抑郁和焦虑等量表评估,术前脑磁共振、心肺功能、肝肾功及出凝血功能等检查。在症状评估中,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尤为重视,因为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往往被认为是预测术后效果的重要指标。运动症状越重评分越高,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症状改善率就是最严重(基线)时症状评分减去服药后最好状态时评分除以最严重(基线)时评分乘以100%

如果冲击试验改善率大于30%,提示术后效果较好,改善率越高手术效果越好,即服药后症状改善越明显手术效果也越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标明,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术后远期效果预测意义不大,甚至没有意义。我们研究也发现,对诊断明确的,以震颤为主要症状,或者震颤伴有僵直为主要症状者,即使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症状改善率小于30%,手术效果还是非常明显,并且与冲击试验症状改善率大于30%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区别。

4、手术目标症状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症状改善率是一个总的症状改善情况,如果一个有震颤和冻结步态的患者,手术诉求是要改善冻结步态,术前评估发现患者服药后冻结步态没有改善而震颤等其他症状改善,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症状改善率也大于30%。如果进行手术,尽管震颤是改善了,但冻结步态依旧,患者还是不满意。所以我们要强调手术的目标症状是什么。

患者手术目标主要想改善哪些症状,这些手术目标症状我们能不能解决?以震颤、强直为目标症状的可以考虑手术,因为这些症状手术效果较好。对一般的症状波动、异动和开关现象也可考虑手术,手术效果也比较好。对严重的异动和开关现象手术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因为通过药物调整来改善症状的潜力很小,应积极推荐手术,手术适应症可适当放松,如果继续单纯服药反而加重异动和开关现象。对以冻结步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平衡问题为目标症状,这些症状手术效果相对差一些,只有在服药后有明显改善才能手术;如果有药性和没有药性时表现相差不大,手术效果不好,不能手术,因此对这些症状手术适应症要从严掌握。

总之,我们在选择患者时要全面分析病程、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药物种类和剂量、服药效果和副作用、甚至患者年龄和诉求,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来综合考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