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疫苗,你需要了解的有哪些?(二)
2021年04月26日 87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1、接种完疫苗后当天是否可以洗澡?
答:接种新冠疫苗后(包括其它疫苗)可以洗澡。接种人员往往在接种后嘱咐受种者当天不要洗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接种部位的感染,避免或减轻局部反应的发生。新冠疫苗含有吸附制剂,部分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或硬结,洗澡时要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洗澡后要保持局部清洁。
12、接种完疫苗是否可以抽烟、喝酒、吃辛辣食物?
答:实际上正常的活动、饮食不影响疫苗效果,也无需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但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乏力、甚至恶心、腹泻等症状时,应适当调整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不要酗酒或暴饮暴食,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13、出现不良反应后该如何处理?
答:和其他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类似,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14、肿瘤患者是否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答:这个是需要的。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患者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相比,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且一旦确诊,肿瘤患者的病情发展更快,更容易转化为危重症患者,病亡率更高。
因此,鉴于肿瘤患者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且重症发生率高,理论上而言,肿瘤患者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
15、过敏体质的人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过敏体质在普通人群中是比较普遍的,研究显示有约1/3的人群属过敏体质。目前国际上的共识是过敏体质并不是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但如果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全身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对新冠疫苗已知成分过敏的患者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是用新型冠状病毒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培养而来,对于鸡蛋、牛奶、青霉素等常见过敏原过敏的患者是没有影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新冠疫苗。
16、新冠疫苗能不能和HPV疫苗、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答:新冠疫苗是国家在紧急情况下研发使用的疫苗,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推荐间隔4周以上接种新冠疫苗。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或破伤风疫苗,应优先接种。
17、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18、慢性病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19、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答: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20、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答: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21、接种前后是否有必要检测抗体?
答: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22、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由于以下原因,受种者极少数因保护失败仍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
(1)全程接种疫苗后,个别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2)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3)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上述人群有可能成为传染者,在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还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23、疫苗开始接种以后,就不需要继续戴口罩了吗?
答: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现阶段一些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措施。针对人群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将随着新冠疫苗人群覆盖率的提高,国内外疾病的流行形势变化,适时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