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的您还在为潮热出汗困扰吗?来试试它
2020年08月09日 121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据统计约70%的女性在围绝经期出现潮热出汗的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五年甚至更久。潮热的频繁发作及严重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其主要症状是主观的和一过性高温感、潮红和发汗,通常持续4-10分钟,之后可能会感觉寒战,可能伴有心悸、焦虑感和睡眠障碍,继而导致疲乏。
处在这个时期的女性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失调,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都有过晚上睡觉醒来就一身汗,甚至汗出浸衣的情况。如果睡觉中通身汗出,醒来自止的出汗,中医叫盗汗,又叫寝汗。如果严重的话,叫漏汗。如果是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无端端的白天时时汗出,动则益甚的出汗,中医管它叫自汗。虽然对患者的生命没有什么威胁,但患者自己感觉却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接下来我们从西医角度探讨一下盗汗的原因。出汗最直接的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意思是凡是可能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的事件都可能会引起“盗汗”。植物神经亦称自主神经,是不受人体意志所支配,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功能相反相互制约形成动态平衡。任何一方的“过度活动”都可能被放大,从而导致“汗出”这一结果。
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盗汗,有大家都知晓的肺结核,盗汗和体重减低几乎是该病的标配,但不是一见到盗汗就是肺结核,不放心到医院查个肺CT、血沉基本能明确。另外还有糖尿病和甲亢,其出汗的原因一个是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另外一个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度,产热过多引起,只要查个血糖、甲状激素基本也可以明确。其中糖尿病导致的夜间低血糖,可能表现为夜间出冷汗,尤其需要当心。
其实盗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这时女性体内的雌激素量迅速减少,而雌激素则被认为是植物神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雌激素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神经紊乱的概率大大升高,于是心慌潮热汗出(易于表现为盗汗)。潮热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认为潮热是卵巢功能衰退的结果,理论上讲治疗最好的药物是雌激素,因此最有效且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激素替代疗法。但是由于伴有乳腺癌、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和血栓栓塞的风险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们都知道男性以雄激素分泌为主,属阳,女性以雌激素分泌为主,属阴,所以,男性刚直好动,女性温柔好静。内经谓:“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也就是女性到了49岁,月经消失,不再能生育,进入更年期。很多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下降导致了雄激素的相对升高,雄激素为阳性激素,主动,主热,主上。所以,女性出现身体上半部的阵发性烘热,出汗,心烦,激动,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甚者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的表现。
从中医角度讲,生长壮老已是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受到惩罚理所当然。是不是这个自然规律就没法治了?那也不是,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种更年期的燥热,烦躁等等表现就是中医所谓的阴虚内热,用滋阴清热、收敛外越的虚阳、以及温化水饮等方法,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下三则医案均为笔者亲自诊治的医案,有较深的临床体会。有意思的是,三则医案中的盗汗都是发生在凌晨固定时间,一般认为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机。用的基本都是经方,药味少,起效快。
医案1 夏某,女,56岁,于2019年7月3日就诊。
主诉:盗汗3年多
病史:每天间断性烘热汗出多次,以凌晨3-5时汗出为主,汗出浸衣,出汗后周身畏寒。平素怕热,饮水多,喜饮温水,二便尚可,舌质淡暗,胖大,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盗汗证
病情分析:根据临床表现推理,白天属阳,晚上属阴,晚上阳气归阴,方能呼呼大睡。阴阳不调,阴虚则火旺,阳虚则虚阳外越,均可迫津外泄故盗汗。口渴、喜饮温水,舌质淡暗,脉沉细,辨证为膀胱气化受阻,故饮入之水不能气化为津液解口渴。
治则:温阳利水,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12 炒白芍12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白薇6 制附子6 茯苓30 炒白术15 猪苓12 泽泻15 浮小麦30,6剂水煎服
电话反馈3剂后即汗出显著减少,因在外地,后电话随访未复发。多年痼疾得以治愈。
医案2 殷某,女,73岁,于2020年2月19日通过网络就诊。
主诉:盗汗半月余。
病史:起初感冒后出现大量汗出,每日凌晨4-6时汗出,汗出浸衣,汗出后怕风怕冷,春节前,因再感冒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玉屏风散”等无效。在2月15日去当地医院就诊,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开了三副药(桂枝汤加减),吃了第一副药,当晚就不出汗了,往后就再没效果,又开始大量出汗,第二次又开了三副药,患者不愿意吃了。就诊时汗出时间提前,凌晨0时-2时大量出汗,患者非常焦虑。最近口渴厉害,喜欢喝烫水,平素一直不能喝冷饮。口不苦,嗓子有点干。食欲正常,大便不痛快,一天一次,大便稀的,不畅快,时常需要开塞露,小便饮水少,是黄的,夜尿较多。舌质红,苔黄腻。
诊断:漏汗证
病情分析:漏汗是指汗出多如水,淋漓不尽。伤寒论条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本案患者盗汗前有感冒病史,因为失治误治,汗出过多,损伤阳气,卫气不固。出汗后怕冷,可知仍然是寒邪仍有未尽,留于太阳经表,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故而口渴不解。表邪与水气凝结于内,水气不能上输滋润口舌,故渴欲饮水;若水气不能下输膀胱而排出,则小便不利;水热熏蒸肌肤,则汗出。
治则:温阳利水,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12 茯苓20 泽泻20 炒白术20 猪苓12 茵陈15 滑石15 黄芩9 射干12,3剂水煎服
网络反馈3剂后即汗止身暖,后续继续治疗胃肠病。
医案3 刘某,女,51岁,通过网络问诊
主诉:烘热汗出眼浮肿半年
病史:半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烘热,发作时后背特别热,随即大量汗出,半夜有出汗,汗出后后背冷,晨起眼浮肿,双手指无法握紧,无口干口苦,二便调。检查甲状腺激素、激素六项、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病情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是绝经的先兆,多发生45岁至55岁之间,西医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疗效比较确定,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人身之藩篱,摄卫彻邪。今水湿内盛,蓄于膀胱,气化不振,则在表之卫气虚弱,失于固摄而见汗出。当此之时,务利膀胱水湿,复其气化,以振奋卫气。
治则:调和阴阳,潜阳安神
处方: 桂枝20 炒白芍12 炙甘草9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地骨皮12 浮小麦30 柴胡12 枳实12 百合20 知母12 红枣6个 生姜4片 5剂
5剂后,汗止,眼睑浮肿消失,继续巩固治疗。
还有一些更年期出汗,怕冷不是很明显,舌头红的,可以服用清蒸枸杞甲鱼,甲鱼这个我们可以用于更年期的一些烘热出汗,把甲鱼的内脏去掉,里边放上枸杞子,枸杞子放到甲鱼肚子,放的量很大,45克,然后加上葱姜糖这些调料,放到火上清蒸就行了。还有这个合欢花,合欢花是解郁的,这叫香甜合欢粥,合欢花要干品有30克,要鲜品可以用到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锅内,加水500ml用文火煮到粥熟即可,每晚于临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食用,这个用于容易哭,闷闷欲哭的更年期症状,心情老是提不起来,郁闷型的这种更年期综合征比较好。
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一到更年期就无名的烦躁,血压也上来了,身上也烘热,晚上也睡不着,总是烦,这就叫做郁热,这时候用这个加味逍遥散特别好,这个加味逍遥散就是逍遥散,加味,一个是栀子,一个就是丹皮,逍遥散里边加了这两味叫做加味逍遥散,它专门治疗郁热的,用于像更年期,里边这个栀子起主要作用,还有栀子开郁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好多胃病,这胃有的人一吃饭就堵,堵在胃里不往下走,有的堵的厉害,吃完饭后就这样往下蹲蹲,蹲个十来分钟才行,要不我就得溜弯,溜到几公里才能下去,这种用栀子开胃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