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及脉管炎等下肢缺血的治疗
2018年07月13日 75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中老年人中是有一定发病比例的,早期出现间歇跛行、行走距离缩短,后期会出现肢体疼痛,夜间痛静息痛相继出现,最终的结局是肢体坏死截肢。出现在年轻人,常是血栓性脉管炎,诱因有受凉、吸烟等,疾病的症状和进展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类似。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人工血管架桥、支架植入、干细胞移植等。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有限,对于严重病人无法有效改善供血。人工血管架桥及支架植入也受病人身体状态(此类患者通常高龄合并多种疾病难以耐受麻醉与手术)、血管损伤范围和部位所限有时无法进行。还有一些病人做了血管架桥或者支架植入仍然无法改善供血。
下肢供血,主要依赖动脉血管供血,一旦动脉堵塞,面临缺血坏死,但是,临床医学发现,我们人体内还有相当丰富的侧枝循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一旦有动脉供血不足,侧枝循环会逐渐开放通血进行辅助供血,理论上,足够的侧枝循环开放可以满足肢体供血。
侧枝循环的开放在生理状态下受神经功能影响,尤其是位于腰椎水平的腰交感神经的支配。如果降低腰交感神经的张力水平,促进侧枝循环开放,可以改善肢体疼痛并减轻缺血性损伤。
脊髓电刺激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已经超过四十年,初期是用于治疗疼痛,设备与植入技术已经经过无数换代与改进,在这么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们惊喜的发现在改善疼痛的同时,也能改善刺激部位的缺血状态,因此,又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合理的疾病阶段开展治疗,这种改善缺血的效果是比较明确的,比如早期应用于下肢缺血病人,不但改善疼痛缺血也得到纠正,推迟甚至避免了截肢。鉴于明确的治疗效果,脊髓电刺激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经在许多国家给予明确推荐。
总之,脊髓电刺激植入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个很好的治疗办法,比起其它治疗方法,脊髓电刺激植入治疗不影响其它治疗,不造成血管的改变与损伤,可以与任何其它方法同时或者先后进行,其它方法失败也仍然可以选择。
缺点:价格比较昂贵,治疗费用十几万元。
1、术前准备:评估缺血原因与程度 病人一般状况的评估与准备,晚期大面积坏死溃烂的病人常常因为存在感染失去了治疗机会,所以还是要尽早治疗。
2、试验植入阶段,临时植入电极,观察7到10天,观察疼痛与缺血的改善状况,效果直观,患者自己可以充分体会。如果效果满意则进入正式植入治疗。
此阶段费用仅是电极费用,如果决定后期植入发生器,电极可以继续使用,如果试验治疗效果欠佳,拔除电极即可,此阶段的费用仅是一万余元每支的电极费用。
3、发生器植入,植入永久发生器,根据患者意愿,发生器有一次性与可充电式。
永久发生器比较昂贵,分可充电和一次性两种,可充电式最少应用时间在十年以上,一次性发生器可用三至七年,具体示电刺激参数而定,临床上的缺血病变用低频刺激即可改善缺血并控制疼痛,比较省电的。
植入后,不需要应用药物维护电极,如果疼痛缓解,随时可以取出不会对血管造成任何损伤,不影响可能进行的血管手术。
还有一些下肢血管问题,比如雷诺氏症、红斑肢痛症、脉管炎也适用上述方法。
脊髓电刺激术,此项技术还可以应用于:
1.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和周围血管性病变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范围较大的肩背痛、腰背痛和周围神经性疼痛。
3.残肢痛、幻肢痛和脊髓损伤后疼痛。
4.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腰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
5.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
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