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科学的中医推拿就诊诉求

2017年11月23日 125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文]Dr.Morgan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健康的中医推拿疗法。然而在推拿门诊的过程中,也时而有些“不和谐”的情况,反映了一些患者对中医推拿的不理解。

        情景一.身体无任何不适,到医院寻求“舒筋通络”,“去湿气”。这类情况,问诊的过程中无任何不适主诉,一味强调“只要给我放松就行了”。医院的中医推拿,是针对疾病进行治疗,须有明确的主诉,如“颈肩痛”、“腰痛不能活动”、“疲劳,肌肉酸痛”等情况。身体没有不适症状的患者,可以寻求社会上的保健按摩调理。因为治疗过程需要按照疾病情况进行收费,这类“健康的患者”也是不符合医保规定的。

        情景二.认为中医推拿不需要辅助检查,“直接推”就行了。这类情况经过问诊后,当医生根据实际病情判断,需要进行摄片等检查的时候,十分肯定的拒绝辅助检查:“我没有问题的”。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推拿科和医院其他科室一样,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判断,不会盲目的“随便按一下”草草了事。特别是做矫正性手法时,更需要影像资料参考。这样的情况既是对医生不尊重,对自己的健康也是不负责任的。患者有权利拒绝检查,医生也同样有权利对存在手法治疗风险、甚至禁忌可能的患者不做手法治疗。到推拿科就诊时,带上既往就诊资料,辅助检查报告等是很有必要的。

        情景三.行推拿治疗时要求医生“力气越大越好”。这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思维。手法力和治疗效果确实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对于刺激软组织的手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治疗效果会随着手法力量的增大而提高;但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手法力不但于病无补,还会形成瘀肿损伤。而对于矫正调整关节的手法,强调的是“稳准巧”,过大的力量不利于控制运动幅度,较之轻巧的手法风险性也会增加。手法力量的发挥,在于针对患部情况通过触诊决定或轻或重,适所用也。

        这些状况的形成,同人们把作为医疗方法的“中医推拿”和作为保健方法的“保健按摩”相混淆有很大关系;前者需要正规院校学制教育培养,需要本科、研究生学历,规范化培训,取得医师资格证等等,少则八年,多则十年,才能坐在诊室为患者诊治;后者是社会保健方法,可以经过相对短期培训,能进行规范套路性操作即可,以身体保健、消除疲劳为目的。作者在这里没有贬低后者之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保健按摩领域也有不少佼佼者。但是作者认为,社会保健按摩机构不能夸大宣传自己对疾病的治疗。目前流行于各类媒体的科普,社会上各色式样的宣传,有严谨求实者,也有误导观众者,作为信息接收方的患者往往难辨真假。要让老百姓科学就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