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反复发作,多是病因不明疗法不当
2020年11月12日 78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有的人简称“面抽”,是一种面部神经功能性疾病,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跳动。发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也就是眼皮跳,然后逐渐发展到整个面部。严重者不仅眼皮跳,同侧的嘴角也会跟着抽动,甚至有人出现同侧的耳鸣、面部、颈部抽动。多在中年后发病,女性较常见,也有少数青年人发病。多数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少见。可因过度疲倦、精神紧张、寒冷刺激、自主运动等诱发。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陈国强
面肌痉挛发病时常常出现眼皮跳,早期患者往往认为是疲劳或用眼眼过度引起的,初期很少引起重视。如果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仍然跳动就要高度重视,可能就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根据病因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一种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约占99.1%,病因为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面神经刚刚从脑干发出的一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损伤,出现脱髓鞘变,造成神经纤维之间电流“短路”,引发面部肌肉抽动。继发性面肌痉挛仅占所有面肌痉挛的0.9%,多数是由某些桥小脑角的肿瘤或炎症累及面神经根也可引起。另外,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在恢复期可以引起面肌连带运动,类似面肌痉挛,临床上容易误诊要注意鉴别。
由于面肌痉挛的病因在颅内,只有解除病因才能根治。目前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是显微血管减压术,这是医学界公认的,目前该技术成熟,对于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效果好。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陈国强团队,在手术技术上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根治率达到98%以上,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运动锻炼,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预防血管硬化,同时保持精神愉悦,注意休息,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