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脑瘫的早发现、早治疗有何意义?

2018年08月27日 72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瘫,常见的脑部损伤性疾病之一,是由于婴儿在孕育期或者分娩期,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孩子由于缺氧窒息影响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部功能损伤,甚至脑部某些功能坏死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主任介绍,脑瘫没有从根本上治愈的方法,所以只能从改善外部条件来治疗。幼儿时期,孩子的脑部发育尚不完全,各个脑部功能还未完善,所以诊断、越早治疗,治疗的效果会越好。

要治疗,首先需要诊断!临床上认为,早期诊断是指,患儿出生后6-9月内作出诊断;如果诊断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诊断,则被认为是超早期诊断。

赵海康主任表示:“脑瘫的早期诊断不仅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更重的是需要家长发现孩子生活中出现可能在提示脑瘫的异常信号!”

    那么,小儿脑瘫患儿早期可能出现哪些提示脑瘫的信号呢?

1护理喂养困难。新生儿吸吮、吞咽不协调,常伴有喉鸣声3个月后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

2过分安静,或极易激惹,易惊,紧张不自主摇头。

3肢体颤抖,不易入睡。

4、智力发育落后,三个月不会笑出声

5不认人5个月不知道伸手抓物。

6、三个月以内发生惊厥。

7、运动发育落后三个月以上.

8、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赵海康主任提醒:当自家宝宝出现上述异常时,家长切莫大意,应该充分考虑孩子患上脑瘫的可能并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临床上,对于小儿脑瘫患儿治疗坚持“早发现,早治疗”。

赵海康主任介绍,临床对于小儿脑瘫患儿的治疗方式并没有年龄上的区别:同样的治疗方式、同样的治疗步骤,但是,患儿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因此,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提倡越早越好,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则需要医生来根据患儿病情来具体制定!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