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肾淋巴瘤

2017年11月29日 110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症状

1、全身症状:全身 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 痒和乏力等。 

2、局部症状:早期可无任何不适症状,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可有腰痛、腹痛、血尿、、脓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所有肾脏病变可发生的症状。偶有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引发高钙血症,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引发血尿、贫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副肿瘤性的边缘性脑炎、丙肝病毒感染、HIV阳性、艾滋病、同时发生乳头状泌尿上皮输尿管癌、还有肾移植后合并移植肾并发霍奇金淋巴瘤。

 

病因

(一)病毒感染:目前认为是引起淋巴瘤的重要原因,实验证明,非洲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患者eb病毒抗体明显增高,在患者肿瘤组织中,电镜下可找到病毒颗粒。据观察认为病毒可能引起淋巴组织发生变化,使患者易感或因免疫功能暂时低下引起肿瘤。  

(二)理化因素:某些物理、化学损伤是淋巴瘤诱发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广岛原子弹受害幸存者中,淋巴瘤发病率较高。另外,某些化学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皮质激素等长期应用,均可导致淋巴网状组织增生,最终出现淋巴瘤。 

(三)免疫缺陷:实验证明,淋巴瘤患者尤其是霍奇金病患者都有严重的免疫缺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干燥综合征伴发淋巴瘤机率明显升高;免疫缺陷患者,如wiskott -aldrich综合征及艾滋病( adis)患者淋巴瘤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另外,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家族中,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升高。 

(四)染色体异常:淋巴瘤患者可见到t (8;14)易位,使前癌基因c - myc活化,引起肿瘤的恶性增殖;某些淋巴瘤呈t(14; 18)(q32; q21)易位,形成bcl - 2/lgh融合基因,而使bcl—2过度表述,肿瘤细胞凋亡减少,寿命延长。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有无淋巴瘤家族史;有无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 痒和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无腰痛、腹痛、血尿、脓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

2、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 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β2 微球蛋 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 学和(或)活检等。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 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 学等检查。 对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 血 EB 病毒 DNA 滴度检测。

3、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 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 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 CT。

4、MRI: 对于肾脏 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 MRI 检查,尤其对 于不宜行 CT 增强者,或者作为 CT 发现可疑病变后 的进一步检查。

5、 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 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 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 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6、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 对于肾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 CT 和 MRI 的补充, 尤其是不能行增强 CT 时。 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 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7、病理组织检查:

1) 形态学: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具有 特征性、诊断性的形态学特点。

2) 免疫组化: 可用于鉴别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 型(CD34阳性、CD117阳性、CD61巨核细胞阳性、CD71 簇状阳性、CD3阳性、CD20阳性、CD56阳性、CD138阳性、Ki-6715%阳性),如 B 或 T / NK 细胞(细胞增多)、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程度 等。 通过组合相关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进行不同病 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3)荧光原位杂交:可以发现特异的染色体断裂、易位、扩增等 异常,辅助诊断与特异性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淋巴瘤, 如 Burkitt 淋巴瘤相关的 t(8;14)易位、滤泡性淋巴 瘤相关的 t(14;18)易位以及套细胞淋巴瘤相关的 t (11;14)易位等。

4)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淋巴 细胞受体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是淋巴瘤细胞的主要特 征,可用于协助鉴别淋巴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性与多 克隆性,以及无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鉴别的淋巴 瘤,是对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的重要补充。

5) 原位杂交:如 EB 病毒编码小 RNA (EB virus encoded small RNA, EBER)检测等。

 

诊断

1、肾淋巴瘤病史;

2、不明原因的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 痒和乏力等全身症状;腰痛、腹痛、血尿、脓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

3、肾脏淋巴瘤浸润;

4、弥漫性单侧或双侧脏器受累;

5、病理学检查确诊是肾淋巴瘤的金标准

 

治疗

治疗首选化疗,不同学者对单纯化疗或手术联合 放化疗见解不同。目前较公认的方案为双侧病变首选CHOP方案,单侧病变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其他治疗方法有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

 

预后

预后与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国外报道该病预后差,存活期最短不足1个月,最长超过108个月。

 

预防

避免各种病毒感染,避免各种理化因素对机体的损伤,避免滥用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皮质激素;积极治疗病毒感染,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