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行气阳明汤
有脑萎缩患者面诊时,带着一提兜子检查报告。
大夫呢,基本都是翻一遍,就放在一边不管了。
这时候,患者可能还不太放心。往往还要善意地提醒几句,说这里面还有什么什么,您再看看。
非常理解患者此时的想法。但是,其实呢,西医的检查报告,那么一大摞,洋洋洒洒几万字,真正有用的成分又有多少呢?
凡中医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明白。
西医太看重那个所谓的指标了,又太看轻了患者的真实感受。这就搞反了。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你知道,因为有一些病啊,它是检查不出来的。就是那种各种指标都正常,还没有发生器质性变化的疾病。
这种情况,西医一般是怎么着呢?
一般就会告诉你,检查结果是正常的,再观察观察。等观察出来了,再治吧。
可要是真等到那一天,不就晚了。
这个人明明就是不舒服,怎么能说他没有病呢?
所以,指标与疾病的本质之间往往还隔着一层皮。
虽然检查的指标都正常,但是患者总是感觉到不舒服。
这时候,怎么又能无动于衷,或者不承认有病而不给处理呢?
小脑萎缩患者,又有多少是被耽误了治疗的?
小脑萎缩患者有痛觉、麻木感、冷热感、身痒,以及眩晕、头重、耳鸣、腹胀、腰酸、肢软、畏风或畏寒、易饥或不知饥。
这么多明显的感受,又靠什么指标来说明?
所以,“行气阳明汤”褚尊贵大夫讲:“人并不是靠指标而活着,而是靠感觉在生活。”
看小脑萎缩这个病,首先最要重视的就是患者的感觉,感觉才是真实可靠的。
所以,患者根本犯不着去理解疾病,患者只需要吃了药,身体舒服了就行。
患者也不用弄明白“行气阳明汤”到底有什么成分,患者只要看到自己一天天在变好就可以了。
就像我们之前讲过的一个故事。有的西医院不让患者吃中药,但是患者还是偷偷在吃。
为什么?肯定是因为患者吃了中药和不吃中药,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以,“行气阳明汤”问诊,更关注的还是患者的舌苔、脉象、寒热、汗出、头身感觉、饮食、二便等等这些情况。
因为这才是患者对自身不适的最真实、最准确的反应。
而患者的这种不适反应,也是最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疾病的本质。
所以,本,是什么?以人为本,人才是本。明白了这个,也就明白了中医的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啥是辨证?辨证就是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
举个例子。小脑萎缩患者常有失眠、头晕、乏力、便秘的情况,这些问题有可能又牵扯到头、腹、四肢。
但看这些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白,症状只是内因的外在表现。
有外邪则应使邪有出路,无外邪则应使内里和谐。
所谓以平为期。如果单纯地认为虚证则补,倒是符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但是,也只是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要忘了治疗小脑萎缩的目的是什么,不论怎么治,“行气阳明汤”目的是以平为期。
通俗地说就是: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该升的升了,该降的降了,这就是补。
补,不能局限于就是补营养,还有以通为补的,以泻为补的。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才算是打开了治疗小脑萎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