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翁口腔内出血不止介入栓塞颌内动脉成功止血

2022年10月25日 968人阅读

  《南国早报》报道:南宁一幼儿园大班一名5岁半的小女孩,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不小心碰松了一颗大牙。焦急的家长讲她带到医院治疗,没想到牙齿拔除后出血不止,直至被送进了ICU病房,最后依然不幸夭折,被鉴定为脑死亡。

▲ 拔牙不只是生活中的小事

  这样的事件,总是令人惋惜,又令人痛心。在很多人看来,拔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实际上,牙齿内部是个空腔,里面存有大量的血管以及神经。如果拔牙后创面出血不停止,很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感染,从而引起并发症,威胁到健康和生命安全。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近期收治的一位老年患者,就是因摘除囊肿、拔牙后出血不止。老人经常血流满口,令家属心忧如焚。最终在介入治疗的帮助下,拴塞责任血管,成功止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术后口腔出血不止 七旬老翁慕名而来

▲ 牙龈经常性出血

  吴大爷今年79岁,一年前他发现右侧上颌牙龈溃疡,而且经常性出血,就到社区医院就诊。检查后,考虑到溃疡,医生就对症给予了药物治疗,之后溃疡好转,出血缓解。

  今年9月初,吴大爷牙龈出血再次复发,经过当地中心医院常规止血治疗后,牙龈出血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较之前明显加重。无奈之下,又跑到市医院,经过详细诊断后,进行了“囊肿摘除术+复杂牙齿拔除术”,治疗恢复后出院。

  这下终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牙龈出血的烦恼,吴大爷心里美滋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出院后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吴大爷上颌骨牙槽处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而且出血量进行性加剧。经常一张开嘴,就满口鲜血淋漓,看着既恐怖又瘆人。

  家属是又苦恼又担心,毕竟老人家年龄摆在这,这么下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经过仔细打听,多方核实后,最终家属慕名将吴大爷转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求医于张琪博士。

  介入栓塞责任血管 再也不用“血流满口

  吴大爷入院时,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都不是太好。据他和家属所言,经常头晕眼花,来蓝十字前还有跌倒经历,直到现在还满脸淤青。再看病历,吴大爷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入院检查,吴大爷右上颌骨牙槽处渗血严重,虽经过一系列包扎处理,仍然无法控制出血。“虽然患者出血量不大,也比较慢,但是,如果创面出血不停止,不仅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而且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感染。一旦发生牙源性感染,有可能引起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张琪博士说。

  由于吴大爷之前手术的创面持续出血,且所处位置较深,纱布填塞等常规处理很难精准送达出血点。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是借助手术来直接进行栓塞止血。脑血管病科团队经过研讨、论证、推演后,决定为吴大爷进行介入治疗,把牙槽出血的供血血管栓塞,以达到止血目的。

  9月29日,在详细告知手术风险,并征得家属同意、签字后,张琪博士在刘春医生、周林华医生协助下,为吴大爷展开经皮动脉(右侧上颌内动脉)栓塞术。

▲ 张琪博士团队正在手术中

▲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术中,经右侧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颌内动脉供应右侧上颌骨囊肿出血区域,遂决定行右侧颌内动脉栓塞术。面对老人迂回曲折的血管,张琪博士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顺利将微导管推入颚降动脉预定位置,成功栓塞责任血管。

  手推造影见颚降动脉及上牙槽动脉不显影,完全闭塞。同时观察口腔内,也未见再发出血情况,予以纱布填塞加压固定。之后标准正侧位造影提示,血流良好。即刻CT也未见颅内出血及新发梗塞灶。至此,手术顺利完成。

  日前,吴大爷已顺利康复出院,从此不用再为“血流满口”而烦恼,家属也终于放下心来,对治疗过程和结果都表示满意。

  介入治疗 数字化微创技术

▲ 飞利浦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herapy),是一种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意为在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的统称。用五个字简单概括这一技术,即“通、堵、注、取、合”。介入治疗技术历经30余年的发展,现在已跻身外科、内科行列,被统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

  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介入治疗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定位准确;全身毒副作用小;愈合时间短等突出优点。

  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张琪博士谈到,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供血血管吻合支多,常规的止血方法难以奏效。介入治疗为口腔颌面部大出血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