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眼”怎么治疗?

2017年08月19日 173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斗鸡眼”又称为内斜视,是儿童中常见的斜视类型。内斜视与远视关系密切,受眼球调节状态的影响,未矫正的远视性屈光不正患儿为了看清楚物体往往需要使用过度的调节,使视网膜上模糊的物像变清晰,而调节与集合之间存在内在的联动关系,增加的调节力会诱发集合过量,从而产生内斜视。内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也称婴儿型内斜视,发病年龄在生后6个月之内,大多数人认为婴儿型内斜视是非调节性的,但也有人认为有调节因素混合存在。


后天性内斜视根据调节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调节性内斜视、部份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具体属于哪一类型需戴镜后观察斜视角度变化。因此,内斜视的患儿应先进行充分的睫状肌麻痹验光,配戴全矫或过矫远视眼镜一段时间后再确定是否需进行手术。很多内斜视患儿,尤其是后天性内斜视患儿可通过戴镜降低调节张力及调节性集合,会使斜视度减少,因此不建议直接做手术。即使手术治疗,术后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眼位、视力、弱视程度和调节力情况确定患儿的眼镜度数,特别是对于部份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手术仅是解决眼镜不能矫正的斜视部份,术后仍需戴镜矫正调节性内斜视部份,再根据患儿发育情况逐年降低眼镜度数,以获得最佳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