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浅谈
2018年11月21日 82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隐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发生率新生儿3.4-5.8%,儿童0.66%。异位睾丸最常位于腹股沟浅表小窝内。临床小儿外科中, 80%隐睾可被触及,20%不可触及(50%位于腹腔内;20%睾丸缺如;30%是睾丸萎缩)。此外,还部分儿童为滑动睾丸(可下推至阴囊马上回缩)和回缩性睾丸(可下推至阴囊并能停留在阴囊), 前者为隐睾,后者处理时只需要告知患儿家属随访,只要睾丸处于正常状态而没有回缩进入腹腔或腹股沟管内即可。本文概括性介绍小儿隐睾的常识性知识。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外科陈杰
隐睾病因:当前的理论可概括为三点。
1.将睾丸引入阴囊的“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如,睾丸无法完全降至阴囊。2.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下降动力;
3.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使脑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 )缺乏,也可影响睾丸下降的动力。由内分泌因素所致者多为双侧隐睾。
临床表现
1.不育症:异常睾丸所处的环境,如腹腔,腹股沟管内的温度高于阴囊内,这种异常环境会导致生殖细胞受损。
2.恶变:有过隐睾症的男性中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约40倍。隐睾位置和睾丸肿瘤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位置越高,恶变风险越大。临床以精原细胞瘤最为常见。
3.疝气: 90%以上患儿的鞘状突无法闭合形成疝环和疝囊。
4.睾丸扭转:。临床上隐睾患儿较少发生睾丸扭转,一旦发生扭转,后果严重。
诊断:隐睾的诊断相对容易:最常采用超声检查来确定睾丸是否存在及其定位。腹股沟型和阴囊上型的隐睾的患儿, 小儿外科医生在行彩超检查之前,注意查体和触诊从内环口到隐囊入口的走形区域,无论能否触诊到潜在的睾丸,都要用超声进一步确诊和定位。
治疗:当前多数小儿外科医生主张隐睾患儿保留生育能力的最理想年龄是在出生后12~24个月。故2岁前要完成手术,但大的原则是主张患儿在一岁左右考虑手术治疗。
1.激素治疗:当前部分小儿外科中心采用β-HCG治疗不可触及隐睾或一些二次手术病例的术前准备,其增加睾丸血供,便于手术。
2.手术治疗:主要为开放手术和(或)腹腔镜手术进行一次性或分期睾丸下降固定。腹腔镜主要适用于腹腔内隐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