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脚抽筋是缺钙?其实,补钙不完全管用!

2020年12月28日 83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总抽筋怎么回事?

有一种如针扎般的疼痛叫「抽筋」,尤其在半夜抽筋时往往能把人痛醒,别提多难受。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抽筋」的经历,并且有大部分人认为「腿部抽筋就是缺钙,经常腿抽筋需要补钙」。



其实,这种补钙的说法是很片面的。

引发「抽筋」的7个原因

导致腿抽筋的原因很多,除了缺钙,还可能是因为寒冷、体弱、疲乏、血流不畅、出汗过多或者局部压迫等。

缺钙

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



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寒冷刺激

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



还有在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睡姿不当

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疲劳过度

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



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新陈代谢出问题

当运动时间长,且运动量大,出汗又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代谢废物堆积。



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发生痉挛。

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

如何应对抽筋?

一般抽筋危害小,及时处理多数能即刻缓解。



但如果反复发作,则建议去医院检查,排除血管、神经的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病情。

抽筋了怎么办?

「反其道而行之」——朝肌肉收缩的相反的方向用力,并持续1~2分钟,即可收效。



比如,小腿肚抽筋,可坐下或靠墙,双手扳脚尖使脚趾上翘,接着尽量伸直膝关节。



热敷或轻度按摩,也能放松肌肉。

预防抽筋有技巧

补钙

晒晒春日的太阳,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色绿叶菜。

驱寒保暖

没有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朋友,在睡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泡泡脚。初春,晚上还是会冷,把被子盖暖和。

改善血供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减轻体重。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脂质代谢等药物,同时需要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适当按摩

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规律锻炼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改善血供,增强肌肉收缩能力。活动前注意热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