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汗出知多少

2017年10月16日 1199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甚则浸透巾单,醒后汗止。早在《内经》中就有“寝汗”之说,至《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首见盗汗之名。


从中医角度,如何认识的呢?


1 阴虚盗汗

        此类盗汗较为多见,除盗汗外尚可兼见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尿黄便结,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正如前人所言,因阴气亏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固护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腾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


2 阳虚盗汗

        以肾阳虚为主,可兼有脾阳虚。证见夜寐汗出,头目眩晕,体倦乏力。腰膝软而痛,畏寒肢冷。或面色㿠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以腰以下为甚。对于阳虚盗汗的病机,《证治准绳》有所论及,“卫与阳一也,阳衰则卫虚,所虚之卫行阴当瞑目之时,是更无气以固其表,故腠理开,津液泄而为汗;迨寤则目张,其行阴之气复散于表,则汗止矣。”


3 气虚盗汗

       临床表现除盗汗外以易感、纳差、疲倦、面色萎黄等为主。苔薄白,脉细弱,可兼有自汗。五脏之中,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肺脾气虚,必致卫气虚,卫气虚则不能固护肌表。入睡后,卫气入里,肌表更加疏松,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有盗汗。


4 血瘀盗汗

       多见于久病之人。证见盗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可兼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剧。妇女可见闭经、痛经。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象细涩。其病机有两方面,一则瘀血阻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敷布失常,水液代谢不能寻常道自小便而出,反而外泄肌表;二则久病之人多营分有瘀,郁久必生热,热为阳邪,入睡后阳入于阴,阴阳交争,阳邪蒸发阴液,故盗汗不止。


5 湿阻盗汗

        除盗汗外,还可见口腻、肢体倦怠无力,头痛如裹、脘闷纳呆,舌淡润,苔白厚腻或薄白腻,脉濡缓或濡细。若湿郁化热则舌苔可转为黄浊腻,或见舌红,脉濡滑或弦数。同时伴有便干尿黄,渴不多饮等。一方面,湿阻气机,遏阻卫阳,加之夜间阴盛,入睡后卫气行于里,肌表更失固护而汗出。另一方面,湿郁化热,湿与热和,热蒸湿动,腠理开而汗外泄。


        综上所述,盗汗虽属阴阳失调,腠理失固之疾,却病因多端,正如张景岳所言:“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