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往世今生

2017年12月04日 91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如果问我哪种心血管药物最重要,我会说都重要。


  2.如果问我哪种心血管药物最最重要,我会说两种药物最最重要,一个是他汀,另一个就是阿司匹林。


  3.在心梗、脑梗防治方面,没有任何药能够完全取代他汀和阿司匹林。


  4.阿司匹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药物,很多人都在天天服用。但是关于这种药的历史,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所以我跟大家简单说说,就当是讲故事。


  5.早在12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使用柳树皮治疗牙脓肿


  6.数千年前人类就发现柳树具有退烧和止痛的作用,《乌尔王国石板书》和《埃伯斯纸草书》将柳作为药物载入,从此柳树进入了人类的“原始药典


  7.公元前5世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提到了用柳叶汁来止痛、退烧。自此柳树正式进入了医药典籍,一直流传了千年。


  8.1763年,英国牧师爱德华·斯通用柳树皮焙制的柳粉成功医治50位患者,柳树皮的医学功效再次回归人类的视野,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时代。


  9.18世纪,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即水杨苷和水杨酸。医生们用水杨苷和水杨酸成功治疗了许多病痛,包括关节炎、痛风、风湿热和伤寒热等。


  10.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首次合成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商品名,其化学成分是乙酰水杨酸),用于退热、止疼。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算的话,阿司匹林已经120岁了!不过,直到1900年,德国拜耳公司才正式将阿司匹林作为药品销售(下图是当时的招贴画)。


  11.好了,简单总结上面这段历史吧:人们很早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药用价值,后来才发现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是水杨酸,再后来人们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阿司匹林。请注意,那时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退烧和止疼,和今天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12.接着往下说……


  13.在应用阿司匹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药具有引起出血的副作用,这是为啥呢?


  14.1971年,英国科学家约翰·罗伯特·范恩发现了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此后,人们开始重点关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


  15.还要啰嗦几句,血小板是啥东东?


  16.我们血液中有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有白细胞(负责消灭细菌),还有血小板。血小板的职责是止血。如果我们手上被割破一个小裂口,就会有血液流出来,可是过一会儿,就不再出血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血管破口处赶来了很多血小板,血小板们手挽手、肩并肩的粘连在一起,形成小血块,把血管的破口堵住了。


  17.要命的是,血小板有时候也帮倒忙,甚至坏大事!无论心脏的血管还是脑子里面的血管,都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斑块破裂,血小板们也会蜂拥而至。它们本来是想堵住斑块的破口,但是因为很多很多血小板都在斑块破口处聚集,形成了一个大血块,这就是血栓。血栓形成后,会把动脉血管堵死,血液不能通过,就会发生心梗、脑梗。


  18.好了,再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防止血小板粘连在一起,避免斑块破裂后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大大降低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近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预防斑块形成的作用,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论证。


  19.目前很多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就是想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以前用于退烧、止疼时,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很大。用于预防心梗、脑梗时,用量非常小,每天吃100毫克就够了。


  20.如果医生然你吃阿司匹林,一定要听医生的话,长期用药,不能擅自停药,否则心脏和脑就会很危险。


  21.这就是阿司匹林的故事……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