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2019年07月01日 94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为耳科常见病,冬春季多发,可发生干不同年龄,尤以小儿最常见,是造成儿童及成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此病不像化脓性中耳炎那样引起剧烈耳痛、发烧、或耳流脓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发生于小儿时常易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治,最终造成难于恢复的听力障碍,甚至影响语言发育,故应引起注意。本病过去的命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一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本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发作时未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迁延转化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达8周以上的就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古庆家

本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亦可由头颈部肿瘤放疗后而产生,目前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为其主要原因。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包括机械性阻塞(如儿童腺样体肥大、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鼻咽部肿瘤等)和功能障碍(如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粘膜的粘液传输系统功能障碍等),局部感染致病菌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变态反应主要与I型、III型变态反应有关,儿童咽鼓管宽、短、平直易致鼻部及咽部感染扩散至中耳。此外飞行及潜水的急速升降亦可引发此病。对于反复发作、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应要考虑结核、鼻咽癌、淋巴瘤、梅毒、艾滋病等引起中耳炎的可能。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原有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因而致使中耳腔内处于负压状态,造成鼓膜内陷、鼓室内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体自血管内漏出,聚集于鼓室。早期这些液体成稀水样,随病程进展,液体渐变粘稠,甚至呈胶状,此时即称为“胶耳”,病变进展的后果,可使鼓室内形成粘连,妨碍鼓膜和听骨活动,严重影响听力,或引起更严重的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

分泌性中耳炎可发生于单侧或双耳同时催患,患者常感耳内发闷或堵塞,听力减退,并伴有耳鸣,有些患者随头位或体位变化感到听力或耳鸣有所不同,或感到听自己讲话声音增大。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行耳镜检查时,可看到鼓膜充血,内陷,并且由于鼓室积液,透过半透明的鼓膜可看到有液平面形成,鼓膜可呈淡黄色或桔黄色,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配合听力检查及声抗仪测试可进一步确定诊断。

现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黏膜促排剂、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咽鼓管吹张。非手术治疗3个月病情无明显好转者,应行鼓膜穿刺,吸引鼓室内液体。液体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时应行鼓膜切开术,反复穿刺仍复发或液体粘稠不易吸出时,可行鼓室置管术。长期反复不愈怀疑中耳乳突有肉芽组织等不可逆病变形成,特别发现有听小骨破坏时应尽早行单纯乳突凿开术,上鼓室开放术等。此外应特别注意引起本病的原因,如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窦炎等,,尤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的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甚至延误更为严重疾病的诊治。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愈后必须定期复诊,感冒后常易引起复发。所以感冒后患儿必须常规检查耳部,询问听力改变情况,必要时行声导抗检查。患儿平时应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及保教人员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便能及早发现患儿病情,并及时进行病因治疗,以预防复发,同时切忌擅自运用抗生素予以治疗,以防耐药菌产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