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头颈平台
最近平台里有朋友留言说得了扁桃体炎痛得要死,后来抽出了好多脓,看着好恐怖啊,所以希望杜杜写一篇有关扁桃体炎的文章,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扁桃体这回事……
定义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黏膜充血和淋巴组织增生。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以春秋两季及气温变化时多见。10-30岁青少年是其高发人群,50岁以上及3-4岁以下患者较少见。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畏寒高热,易反复发作。可诱发急性关节炎、风湿热、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脓毒血症等多种疾病。抗生素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应注意休息,局部可使用喉片含服、漱口水漱口等,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可口服镇痛药及退热药。
症状
1、全身症状:
(1)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
(2)头痛、食欲差,疲乏无力,腰背及四肢酸痛,可有便秘。
(3)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迷。
2、局部症状:为该疾病的主要症状
(1)咽痛: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起初可为一侧咽痛,进而发展至对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疼痛明显时可引起吞咽困难,可因迷走神经耳支或舌咽神经鼓室支反射引起同侧耳部放射痛。
(2)言语含糊不清:扁桃体炎症导致软腭运动不佳所致。
(3)炎症向鼻咽部发展,波及咽鼓管,可引起中耳炎症状,如耳痛、耳鸣、耳闷胀感等,有时可伴有听力下降。
(4)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往往较明显,在幼儿可引起呼吸困难。
(5)感染波及颈部淋巴结可引起颈部肿痛,甚至转头困难。
(6)炎症向鼻部发展可引起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涕甚至嗅觉减退等。
(7)炎症向扁桃体深部及咽旁间隙扩散,可导致扁桃体周围炎、颈深部感染等,常表现为患者剧烈咽痛,吞咽困难,颈部肿胀疼痛,全身症状加重等。此类情况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治疗需积极控制血糖。
病因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可引起本病。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口腔及扁桃体时并不会直接导致扁桃体炎,当气温变化、受寒、劳累过度、烟酒过度及有害气体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方能侵入体内,或因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时是某些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猩红热等。
2、哪些人容易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以下人群易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除年龄因素外,多数与个人生活习惯相关,是可预防或可控的。
(1)10-30岁儿童及青少年。
(2)各种原因或基础病导致长期营养不良者。
(3)工作压力大、熬夜、过度劳累者。
(4)烟酒过度、接触有害气体者。
如何诊断
(1)病史:发热、咽痛等。
(2)查体:患者往往呈急性病容,面部潮红,高热,不愿说话或畏痛而不愿做吞咽动作,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腭舌弓、腭咽弓最明显,腭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白色滤泡,隐窝口可见黄白色或灰白色豆渣样分泌物,部分可连成一片形成假膜,不超过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易出血。部分患者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痛。
(3)血液学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
根据病史、查体及检查所见,不难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但要注意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避免遗漏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白喉等。
治疗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同时可辅以局部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患病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多饮水,加强营养,疏通大便。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可口服镇痛药及退热药。
1、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肌肉或静脉),一般用5-7天。若治疗2-3天后无好转,须分析其原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可酌情使用激素。必要时可行分泌物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局部治疗:可用复方硼砂溶液、醋柳酸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等漱口。儿童可用温热糖水漱口。碱性含漱剂有融化粘稠分泌物的作用,醋柳酸水含漱咽部有止痛作用。喉片含服,也有消炎止痛作用,能缓解症状,可选用碘喉片、华素含片、西瓜霜含片或喷雾剂等。
中医中药:中医中药及针刺疗法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一定效果。
转归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预后良好,通常在规范的抗炎治疗后1周左右痊愈。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甚至引起心内膜炎、肾炎、关节炎等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往往发生于过度劳累、受寒等机体抵抗力差时,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反复发作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或以后并发症者,宜在急性期过后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1)生活场所注意通风。
(2)清淡饮食,戒烟戒酒。提倡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3)注意劳逸适度,饮食调和。
(4)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气体。
(5)保持足够睡眠,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6)规律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强自身体质,增强对致病原的抵抗力。可以制定一份定期锻炼的计划,并长期坚持。通常可每周运动 5 天以上、每天 30~60 分钟。走路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此外,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在看电视的时候做蹲起运动,都是不错的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