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RCP技术

2018年10月09日 82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技术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十二指肠乳头为胆管及胰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也就是胆汁和胰液的排出口。 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我院内镜科是全国最早开展ERCP技术的几个科室之一,已全面成熟开展了各类ERCP技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华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医生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1968年首次报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成功显示胰胆管结构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1974年,Kawai、Classen等相继报道了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辟了治疗性ERCP时代。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MRCP因其无创、无X线照射、不需造影剂等优点己逐步取代诊断性ERCP,成为胰胆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ERCP逐渐转向胰胆疾病的治疗,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ERCP适应症

ERCP适应症主要包括:1. 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2. 肝外胆管结石;3. 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4. 原因不明的胰腺炎;5.部分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患者;6. 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但随着CT、超声内镜,尤其是核磁共振下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的进步,单纯诊断性的ERCP目前很少应用,除非临床上高度怀疑某种疾病并且确实需要 ERCP协助诊断时才考虑应用单纯诊断性ERCP。

ERCP操作过程

  1. 插镜: 患者一般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十二指肠镜经口依次通过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段,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2. 插管: 选择性插管是顺利进行ERCP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经内镜工作通道插入切开刀与导丝,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将切开刀与导丝插入乳头。多数ERCP医师插管成功率应大于85 %以上,导丝引导下选择性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3. 造影: 在透视下经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在荧光屏上见到胆管或胰管显影,显示病变。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胰管显影,以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4. 摄片: 胰胆管显影后,进行拍片存储。

5. 治疗:根据患者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不同内镜下治疗措施(如括约肌切开取石、放置引流管或支架缓解胆管梗阻、瘘管支架放置等)。

ERCP并发症

ER CP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出血、感染及穿孔。

1. 胰腺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7 %,有些情况下发病率会更高。

2. 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发生率约3%,大部分出血可自行停止,对于持续活动性出血患者往往需要再次内镜下止血,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出血停止,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3. 感染性并发症:胆管炎多见。ERCP术后胆管炎发病率约为7-15%,但对高位胆管梗阻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可高达20-25%。

4. 消化道穿孔:穿孔可能由于导丝、括约肌切开或内镜在远离乳头部位引起的。ERCP术后穿孔的发病率为0.1-0.6 %。小的穿孔内科保守治疗有效,大的穿孔往往需要手术处理。

ERCP在胰腺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超过95%。目前在专家手中,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率大于90%,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5%,死亡率小于0.1%,均优于手术治疗。如结石巨大,ERCP取石可能不成功的患者可考虑置入胆管塑料支架,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恶性胆道狭窄

ERCP可用于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活检、刷检和超声内镜介导下穿刺均可提供组织学诊断,但总的敏感度不高于62%。ERCP也用于胆道良性梗阻、胆道先天性异常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包括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对于胆管狭窄可行内镜下扩张及支架引流治疗。置入胆道支架可为良恶性胆道梗阻提供有效引流,其中金属支架畅通时间是塑料支架的2倍,而且成本效益比更好。金属支架适用于预期生存时间较长、无远处转移及塑料支架开通时间短的病人。

良性胆道狭窄与胆漏

可回收金属支架或多根塑料支架也可用于治疗手术损伤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或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其有效率可达80%以上,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对部分术后胆漏患者,ERCP治疗成功率亦可达80%以上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与胆道疾病或胰腺疾病类似。对于I型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80%以上患者括约肌切开后症状可缓解。对于II型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60%以上患者括约肌切开后症状可缓解。对于III型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因ERCP治疗疗效差,通常不主张行ERCP治疗。但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ERCP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人群要高,故临床上应谨慎。

慢性胰腺炎

ERCP行胰管造影,对有症状的胰管结石、胰管狭窄和假性囊肿可行镜下治疗。胰管狭窄通过扩张和支架治疗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腹痛患者首选内镜治疗,只有内镜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例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崁顿的胰管结石可诱发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因为胰管狭窄,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较困难,往往需要体外震波碎石后再尝试内镜下取石 。

胰瘘

胰管破裂或胰瘘多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及手术损伤造成。胰瘘可出现胰源性腹水、假性囊肿形成或二者同时存在。胰管支架已成为胰瘘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严重的胰管损伤可置入桥样支架以重建正常的胰管引流。

胰腺囊肿

ERCP可用于诊断治疗胰腺液体积聚,包括急性假性囊肿、慢性假性囊肿及胰腺坏死。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可经乳头治疗,不通者可经胃或十二指肠引流。EUS可用来穿刺前定位,以避开血管。 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包括胰尾部的囊肿,可由经乳头放置胰管支架。经胃或十二指肠假性囊肿引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技术熟练的医师成功率仍大于80%。假性囊肿引流的并发症包括胰腺炎、出血、穿孔及感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