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个杀手?

2020年09月23日 78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而引发人体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失调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常常伴以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要与高血糖等“三高”抗争。因此,一些患者认为血糖应该宁低勿高,不惜冒着频繁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执著地将血糖控制在绝对“正常”的范围内。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是相当危险的,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袭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常有体制性因素,也与饮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和油脂含量偏多有关(能量密度过高)。比如吃了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早餐饮食结构欠护理有关。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像那些病程过长(10--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75岁以上的人)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以外。

 

建议以上人群高度重视血糖检测,不仅要早晨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还要抓住三餐前、睡前和夜间2-3点这几个高发低血糖的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低血糖检测。低血糖的表现往往是多种多样化的,一般常见的就是心慌、出汗、头晕、饥饿等,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比如困倦、乏力、情绪低落或烦躁,不爱听声音,夜间盗汗等,如果进餐后上述症状能好转,就证明是低血糖造成的,而不一定从血糖测定的数值上必须低于3.9mmol/L才确定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门应该常备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当发生低血糖时,糖尿病患者首先要采取自救措施,一般为复合加餐,即先吃含糖量多的糖果,后吃含淀粉多的食物,比如饼干等。其次,借住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自己分析,查找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然后有放矢地采取防治措施。而不必不敢加餐,更需要时调药和调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