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要重视胰腺癌的早期筛查?
2022年04月28日 699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胰腺癌病程短、进展快,却又难发现、难治疗,因此死亡率很高。为了助患者珍爱生命,保护胰腺,早期应做好筛查工作。
遗传因素
大约有10%胰腺癌的病例有家族聚集的倾向。直系亲属中如果有聚集性胰腺癌的病例,一生中患胰腺癌的风险可以达到50%以上。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筛查是很有必要的。40%的遗传性胰腺炎的患者会发展为胰腺癌;携带有CDKN2A,BRCA2,或者PALB2基因突变的人群也容易患胰腺癌,但是广泛地基因检测是不现实的。如果患者患有因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的其他疾病(如P-J综合征、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2型林奇综合症、家族性非典型多发性痣性黑色素瘤和Li-Fraumeni综合征),也应该常规地进行胰腺癌地筛查。
囊性占位
胰腺囊性肿瘤在正常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70%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可以达到8%以上。囊性肿瘤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和胰腺粘液性囊腺瘤(MCN)可以进展为胰腺癌,这两种类型占所有囊性肿瘤的60%以上。但并不是所有的MCN和IPMN都会恶变,目前指南推荐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影像学观察有无相关的危险因素(囊腔直径大于3cm,胰管扩张,有壁结节等)来判断风险。但是危险因素的判断并不准确,最高有78%的分支胰管型IPMN病人最后手术病理证实没有恶变。同时,IPMN和MCN的病人基数也过于庞大,需要更加精确地手段来进一步筛选容易恶变的高危IPMN和MCN病人。
新发糖尿病
如果长时间患有糖尿病(>5年),患胰腺癌的概率增加1—1.5倍。而患糖尿病少于一年的病人患胰腺癌的概率可以增加5.4倍。大约80%的胰腺癌病人有血糖或者糖耐量的异常,同时,在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0.8%-1%是继发于胰腺癌。这部分病人的糖尿病症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改善。因此,新发糖尿病可以认为是胰腺癌的一个报警症状。可以根据病人是否有其他高危因素以及自身的意愿来对病人进行胰腺癌的筛查。
其他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发病率跟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生活方式的高危因素包括饮酒、吸烟、肥胖等。伴发疾病包括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黄疸、体重减轻、腹痛、呕吐、腹泻、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这些症状和高危因素并非胰腺癌特有,仅可作为临床决策的参考。
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正常人群的早期胰腺癌筛查中用处不大,也容易受其他因素(如梗阻性黄疸)的影响。但是如果病人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者囊性肿瘤等胰腺疾病,CA19-9升高往往也能提示病情的恶化。
筛查手段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宜查血CA19-9等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并结合上腹部增强CT或MRI进行筛查;尤其有胰腺癌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必须每年一次上腹增强CT或M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