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阳虚”病机浅析
2021年02月19日 8008人阅读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病因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以肺实质以及肺间质受到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损害为特点。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为“肺痿”“肺痹”的范畴。张仲景首创肺痿病名。《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载:“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日:为肺痿之病。”其奠定了后世医家对肺痿的辨证论治基础。吴洪波等人通过“象思维”角度解析出IPF中医“阳虚”这一核心病机。
1.象之简析
“象”的概念源于《周易》,指事物本质特点的概括性认识,即“夫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而以象之谓也”。中医学以象为核心,强调“人象天地,道法自然”。象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之一,其对于中国哲学基础思想的形成意义深远,应用广泛。王夫之《周易外传》曰“营天下而皆象矣”。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为主要方法、以整体动态为原则,是中医在实践经验基础上认识生命、追求健康以及诊断疾病的逻辑原点。象思维广义上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其包括狭义的象思维和数思维。
2.“痹”与“痿”之象
从“痹”、“痿”之象:IPF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肺痹”、“肺痿”范畴。《黄帝内经》曰:“……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痹言肺之经络壅闭、气血凝滞,从标实而言;“肺痿”言肺之痿弱不用,从本虚而言。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喻嘉言《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对其注释指出其病机当为肺阳被侮,肺中虚冷,阴寒之气凝滞津液。故其认为阳虚是肺痿的基本病机之一。《金匮要略心典》载:“痿,萎也。如草木之枯而不荣。”肺痹为病之初,肺痿为肺痹之渐。肺痿与肺痹可同时存在。“痹”与“痿”之象,均是“阴”的状态,与阳虚寒盛的凝滞、收敛的状态是一致的。《素问·离合真邪论》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无论IPF影像学出现的改变,还是“痹” “痿”的状态均呈现出“阳虚”之象。临证患者多表现有畏寒、思睡、口干喜热饮,或饮不解渴,或不思饮、便溏、舌嫩、脉微细等阳虚征象,故认为“阳虚”为IPF的核心病机,是决定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洪波,付义,杨春艳, 等.基于“象思维”解析中医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认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