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肺移植——终末期肺病患者的福音治疗手段

2017年10月01日 1013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移植-终末期肺病患者的福音治疗手段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李锋



器官移植一直以来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也是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肺移植的难度最大。肺移植在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肺移植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式。

1950年5月,在美国纽约州的Buffalo大学医学院AndreA.Juvenell等进行了狗的右肺自体移植,获得成功。同年,在法国也开展了动物的同种异体肺移植。1963年6月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JamesDHardy等进行了首例人体肺移植,但是18天后死于肾衰竭。此后,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临床肺移植手术,多因种种问题未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1983年,JoelCooper领导的团队在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首次成功进行了临床肺移植术,该患者是一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者,术后存活了6年多。从此,肺移植术在全球迅速开展。1986年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开展整体双肺移植术,1989年法国开展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同年,华盛顿大学开展序贯式双肺移植术。1990年洛杉矶儿科医院开展活体供体肺叶移植术。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供体保存技术、移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管理、免疫抑制方案、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移植的手术效果也越来越好。

我国的肺移植最早于1979年在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开展,但是未能获得成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多家医院包括北京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等近30家医院获得肺移植资质进行实施单肺或双肺移植。

上海市胸科医院于上世纪90年代成立肺移植团队,于2002年进行第1例肺移植手术,至今已开展近60例肺移植。患者的年龄跨度从34岁到72岁,最长得术后存活时间达8年。

肺移植的适应症:

经过充分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慢性肺病患者均可考虑接受肺移植手术。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疾病包括:严重的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矽肺、肺囊性纤维化、肺结节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等。

肺移植的绝对禁忌症:

2年内曾经患有恶性肿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除外)。如果患者5年前患有恶性肿瘤但是已经治愈,且无复发的,仍可以接受肺移植。

无法治疗的重要脏器(心、肝、肾)的严重功能障碍。

无法治愈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活动性乙肝、艾滋病等。

严重的胸壁或脊柱畸形。

对治疗及随访依从性差。

不能治疗的心理或精神疾患,无法配合治疗。

最近6个月内仍有药物依赖史,如酗酒、吸毒、吸烟等。

据统计,肺移植的中位生存时间是5.3年。对于那些生存超过1年的受者,中位生存时间是7.5年。对于肺移植生存期长的患者,在肺功能逐渐下降后,身体状态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再次肺移植。

因此,有了肺移植技术的普及发展,我们可以真正对一些长期困扰人们健康的慢性肺病比如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疾病,进行全程管理,即从早中期的药物治疗,呼吸康复治疗,到后期肺移植治疗。



本文主要摘自钟南山、刘又宁主编的《呼吸病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