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思维下“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2018年07月31日 74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根本法则,而正确运用此法则的关键在于对"病"含义的剖析,"同病、异病"的含义体现在病的因、位、症、性等不同层次上的异同。“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金华市中医院针推康复科江振家
顽固性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缠绵难愈。 由于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换能后变成神经冲动,循相应的感觉传入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脊髓、脑干、间脑中继后直入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通过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发生及发展具有调控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华市中医医院针推科副主任中医师、浙江大学神经病学硕士江振家大夫研究祖国医学历代文献,溯本求源,探知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首创中风病名,并沿用至今。全世界每年因为中风死亡人数达到510万之多其致残率高,存活患者也大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为常见,不但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为社会及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在继承古代各家之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对中风病的两大症状: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的闭塞不通,脑功能异常,亦即“元神之府”失用,脑窍闭塞则神无所依,肢无所用,明确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确立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大法。
“醒脑开窍”针法“主方Ⅰ”取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和督脉水沟2穴,主要用于心神昏瞀,意识丧失及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因患病初期,病人精神紧张,神不守舍,故应调整心神,以利疾病的治疗,如中风的脱、闭证,惊悸,癔病,癫狂痫,中暑,中毒导致神志昏迷等。以内关、水沟为主穴,注意了整体的神的调整,同时根据各种不同的伴随症状,进行辨证随症加减,使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主方Ⅱ”取督脉上星、印堂、百会、内关、三阴交为主穴,主要用于中风病的恢复期及非器质性的心悸、遗尿、阳萎、遗精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的应用有:
(1)调神法治疗顽固性疼痛病
古代医家认为疼痛为经脉气血不通,取穴多以局部为主。石学敏院士根据《素问·灵兰秘典》“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之意,认为:疼痛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经脉气血的运行又与心和神关系密切,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故治以“调神法”,重用内关、水沟理气调神,“调其神,令气易行”,能收“以意通经”而镇痛之效。
(2)调神益气通阳法治疗胸痹病
胸痹是由于气滞、痰浊、血瘀,阻遏胸阳,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而出现的胸闷、气短、心前区刺痛,甚则胸痛彻背,背通彻心或疼痛牵臂的一组病证。治则:调心神、益心气、通心阳;取穴内关、人中。配郄门、膻中、厥阴俞、心俞、膈俞等。胸痹为心气不通、心阳不宣、心神不宁,应用醒脑开窍法的主要穴位内关、水沟穴来调神益气,有助于通阳宣痹的功效。
(3)醒脑开窍治疗中风病
基于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石学敏院士确立中风病的治疗法则为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强调针刺手法量学。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配穴为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下垂、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手指握固或功能低下加合谷透三间、八邪;便秘加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肩周炎加肩周刺络拔罐;癃闭加上星透百会、中极、曲骨;视力障碍加睛明;听力障碍加耳门、听宫、听会;高血压加人迎、合谷、太冲;中枢性呼衰加气舍;颅压高、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加至阴刺络放血。
(4)醒神调气法治疗癃闭病
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祖国医学“癃闭”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膀胱气化失权,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癃闭一证,是膀胱本经发病,但此病与膀胱经气不利,神不导气有密切的关系,用醒脑开窍法先醒其神,配以有关穴位,关元、气海、秩边促使膀胱排尿肌功能及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尿液则自能排出。
(5)安神法治疗小儿遗尿病
小儿遗尿,历代医家多归纳为肾气不足,上元虚冷和脾肺气虚、摄纳无权两类病机。治疗多用培元补肾、健脾益气、敛肺缩泉诸法。而据石学敏院士观察,精神紧张,过度疲惫是小儿遗尿的主要诱因,其病机亦应属于“心神昏瞀、治理无权”,故立法以调节心神为主,重用水沟、印堂、百会等健脑宁心,安神益志之穴,临床收到很好的疗效。
(6)醒神通窍法治疗耳聋、耳鸣病
耳聋、耳鸣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尤其神经性耳聋、耳鸣,多顽固不愈,病之日久可使患者精神恍惚、情绪不定,对本证目前国内外尚无好的办法。石学敏院士根据《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之论,提出耳聋、耳鸣的病机为“心神昏瞀、清窍不利”。故治宜健脑聪耳、醒神通窍。临床重用内关、水沟、百会等腧穴醒神开窍,配翳风、听宫、听会聪耳通窍,收到良好疗效。
(7)安神理气法治疗呃逆病
呃逆虽属轻症,然持续频繁发作亦为顽疾。石学敏院士认为,呃逆病机关键在于胃气不降,而常以情绪波动,精神刺激为诱因,故尊“制其神、令气易行”经旨,取内关、水沟为主,配天突、膻中、内庭等穴,效果理想。
(8)调神启闭法治疗郁证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其病因主要由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其治疗重点在于疏解肝郁,疏通气机,调神启闭。取穴:内关、水沟;根据病症加相关穴位。血瘀:活血化瘀加血海;肝郁化火:平肝熄风加太冲、三阴交;痰结:祛痰加丰隆、阴陵泉;食滞:健脾胃加足三里等。
(9)调神开窍法治疗百合病
百合病多发于女性,其发病多由情志因素所诱发,病机关键在于心窍闭阻,心神郁逆。百合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繁杂,主要包括精神意识,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和内脏等机能障碍方面病证。治则:调神开窍,调和阴阳。取穴:内关、水沟。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及病情的程度随症加减穴位。治疗此病症的疗效如何,不但取穴要合理而且直接取决于针刺的手法,针感和刺激量。治疗重在首次治疗效果,为数不少病例可达到针到病除之效。石学敏院士在治疗此病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基本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核心在调神,祖国医学中“神”不仅仅指人的思维、意识、智慧,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切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神存”“神守”则人体的生命活力正常,思维意识活动也正常;如果“失神”或“伤神”则人体出现病态或死亡。只有通过醒神、调神、安神,才能调和阴阳,气复神使,气血调和,机体恢复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