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多达 30 几种!你一定数不全

2020年11月13日 843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心电图是肺栓塞最基本的筛查手段之一,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多样且呈动态改变,有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的ECG改变多达30几种。你知道哪几种?

01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主要机制

急性肺栓塞所致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主要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肺动脉栓塞,使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增加。心电图表现右房、右室负荷增大或肥大表现。

2.右心室压力升高,主动脉与右心室压力差降低,冠状动脉灌注下降。心电图改变ST-T改变。

3.体内神经-激素激活,大量缩血管物质释放,导致冠脉痉挛和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

02
急性肺栓塞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01.肺性P波

肺性P波较少见,约2~30%,可能提示大块栓塞。


02.SIQIIITIII改变

最典型的急性肺栓塞的ECG表现。约有15~30%的患者可出现此种典型ECG改变,发生机制为急性右室扩张使心脏发生顺钟向转位所致。


特点:

1)SIQIIITIII出现的形式:

急性肺栓塞时SIQIIITIII并不都同时出现而常表现为SI、SIQIII、QII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①I导联新出现S波,由宽、浅变窄、深。73%的急性肺栓塞患者I、aVL、S波深度>1.5mm;

②III导联新出现Q波,aVF亦可见Q波,常呈QR、qR型,Q一般达不到病理Q波标准。Q不会出现于II导联;

③TIII新出现的倒置,如与V1同时出现意义更大;

④常有电轴轻度右偏。

2)SIQIIITIII出现的时间:

SIQIIITIII出现较早但晚于胸导T波改变而早于右束支阻滞,其特征表现常呈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常在发病后14天内消失。

03.完全或不完全RBBB

多见于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主干栓塞。


特点:

1)出现时间:晚于SIQIIITIII。

2)发生率:据报告肺动脉主干栓塞时新出现RBBB可达80%,高于SIQIIITIII。

3)意义:发生时提示肺动脉主干栓塞或广泛多支血管栓塞,病情严重,可在溶栓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正常后消失。

04.aVR导联R波增高


特点:

1)aVR导联R波振幅增高。

2)出现的频率:小样本分析其高达90%。

3)临床意义:aVR导联R波振幅增高所受的干扰因素较少,其增高提示肺动脉压力增高,与肺动脉压力成正比,同时aVR导联R波随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呈迅速的动态变化。其在急性肺栓塞中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05.Sv5加深、rv1增宽


06.胸前导联T波倒置

这是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ECG改变。


特点:

1)发生的导联:V1~V4最常见,III常并存。

2)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1~2h内开始出现,24小时内最多见,并有动态变化。随病情好转先出现倒置加深后渐浅至恢复正常。

3)形态:T波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1.7mv。

4)导联出现的顺序:依次为Tv1-Tv2-Tv3-Tv4。当溶栓或其他治疗使病情好转时,恢复顺序为Tv4-Tv3-Tv2-Tv1;溶栓后T波倒置在1~7天达高峰(可能机制为心肌的复记忆),11~49天逐渐恢复正常。

07.ST段改变


特点:

1)出现的导联:ST改变多见于II、III、aVF及V1~V4导联(亦可见于V4R~V6R)。

2)形态改变:ST段压低相对多见,多为轻度压低,可作为心肌缺血及预后较差的指标。ST段抬高亦可见到。但抬高的幅度较少超过0.1mV,多与SIQIIITIII并存。

08.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非常常见。

1)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频率通常在100~125次/分。

2)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频速型房颤、心房扑动也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消失。

除此之外,还可见其他心电图改变:如V1导联呈QR或Qr型、右胸导联V4R~V6R呈QS或Qr型等。

03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鉴别

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

急性PE时,II导联上不会出现异常Q波,而下壁AMI时则往往出现。

aVR为rS波时,支持下壁AMI;aVR上为qR或QR波,多为急性PE。

02.左后分支阻滞鉴别

PE与左后分支阻滞均可出现SIQIIITIII。

但①前者多有临床症状及心动过速,而后者多无临床症状,心率在正常范围;②前者右胸导联多有明显改变,后者多无明显改变;③前者电轴右偏位于+90˚~+100˚,而后者电轴可在100˚以右。

04
急性肺栓塞溶栓有效心电图改变

溶栓后心电图出现下列改变认为溶栓有效:

①aVR导联R波振幅迅速下降;

②SI变浅、QIII减小或消失、TIII倒置变浅;

③RBBB消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