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并不一定代表痒
2022年05月10日 64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痒疹(chronicprurigo,CPG)由慢性瘙痒、反复搔抓所致,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往往很低。近期,德国明斯特大学附属医院的SchneiderG医生利用该院慢性瘙痒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对患者的搔抓行为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研究概况
该研究纳入了1142例CPG患者,根据搔抓行为将其分为2组,A组患者仅瘙痒时才搔抓(n=767),B组患者在无瘙痒时也会搔抓(n=375),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临床和问卷调查资料。与A组患者相比,B组的年龄显著更小(58.07vs63.21岁)。
尽管两组患者在瘙痒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昼夜变化方面无差异,B组患者报告的瘙痒性质更复杂,如发麻等;加重瘙痒的诱因更多,如劳累、休息、情绪紧张、触摸等;应对瘙痒的措施更多,如摩擦、搔抓、揉捏、擦洗。
在B组患者中,瘙痒的情绪反应更多,如激惹、令人恐惧、令人窒息,瘙痒相关的消极思想更常见,比如我会反复搔抓直至毁容,瘙痒会把我逼疯,我会把自己抓得出血等。B组患者还更常报告搔抓缓解了瘙痒,产生了满足感,他们持续搔抓至皮肤剥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评分也显著更高。
研究学习
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按照形态将CPG分为5型,即丘疹性、斑块型、结节型、脐凹型和线型,其中以结节型最为常见,即结节性痒疹。
尽管临床常见,容易诊断,CPG的治疗却很困难,患者往往对疗效不满意,据统计有28.7%的患者认为他们接受过的任何治疗都无效。患者难以遏制地搔抓皮肤,“瘙痒-瘙痒”恶性循环似乎牢不可破。
医生往往认为治疗方案的止痒效果不够充分,殊不知该现象可能由于搔抓行为的差异所致,有些患者因痒而抓,有些患者却是不痒也抓,对他们而言搔抓不仅是止痒手段,还能带来满足感。
在Schneider开展的本项研究中,高达1/3(32.8%)的CPG患者报告在不痒的情况下也会主动搔抓皮损,并从搔抓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这些患者对瘙痒的感受更复杂,心理受影响更大,焦虑和抑郁评分更高。对于这些患者,仅仅加强止痒无法打破患者的瘙痒-搔抓循环,可能还需要辅以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