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厨房调料的秘密,你造吗?-盐

2017年09月19日 11513人阅读

超市的调味品种类越来越多,老百姓该如何选择。若患有某些疾病,又应该如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超市货架上选出适宜的调味品?今天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百味之首,盐!


一、关于盐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凡能想象到的美味佳肴,咸味与舌尖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市售食盐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以下为最为常见的食盐分类。关于食盐的种种疑问,这里将一一为您解答。


碘盐、海盐、低钠盐,这三种是目前老百姓家里用的最多的,那么如何正确选取呢?


我们为啥必须吃碘盐


碘是合成必需的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影响着机体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代谢,大脑是它的第一靶器官。在胚胎期、婴幼儿期缺碘,将导致患者终生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常见的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即粗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还有身材矮小、性发育迟缓、智商低下等损害统称为碘缺乏病。


我国除了部分高碘地区(水碘含量超过100微克/升)居民经常食用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外,绝大部分省(其他31个省)普遍为碘缺乏地区。人们在仍然无法在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碘来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以需要补碘人群:非高碘地区(水碘含量<100微克/升)人群仍应以加碘食盐作为碘的最主要来源


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癌吗?


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内陆北方的冬天,鲜鲜时蔬少,更别说来自海洋的海产品了,“大脖子病”十分常见。食盐加碘以来,碘缺乏病确实得到了预防和控制。但是现在物资丰富,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各种新鲜食材,五大洲的食材随便选。


所以现在加碘盐的争议不断涌现,有一些说法甚至是“沿海地区居民补碘过了头”“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癌”但事实是什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指出,我国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总体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食盐加碘并未造成碘摄入过量。因此碘盐对预防碘缺乏贡献远大于碘过量的风险。


海盐呢,更健康吗?


海盐是从蒸发的海水咸湖水晒干提炼出的,相比我们平常吃的盐,制作工序更简单。大多是靠人工制作,价格也和矿盐相比贵了好几倍。海盐颗粒也比一般食盐更粗,海盐没有比普通食盐更健康:盐健不健康也是看钠吃的多不多,海盐和矿盐按重量计算所含的钠基本相同,因此海盐并不比矿盐健康。


低钠盐?是什么鬼,适合什么人群?


大家现在都知道血压和食盐摄入量是有关系的,长期的高盐饮食是今后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所以现在市面上就有了低钠盐,普通食盐中由Na的含量高,K的含量低。


低钠盐中钠含量比普通盐低1/3左右,钾、镁含量较高(钾有直接扩张血管作用,促进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镁通过降低血管弹性和收缩力作用,从而降低血压,确实有研究发现膳食中的镁与血压呈负相关(绿叶蔬菜、粗粮、坚果中富含镁)。


即便将常规盐换成了低钠盐,但仅仅是低了一些里面的钠元素,降低钠摄入量不仅在于选择哪种盐,更多的是生活中存在各种看不见的盐,比如餐馆、零食(饼干、薯片)、还有各种加工食品,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一般口味都比较“重”;日常厨房里的酱油、黄豆酱、豆瓣酱、味精里面额外都添加很多盐分。减少在外就餐、少吃零食、外卖,有时间自己做饭时少加盐,注意调味料中的盐分,适当减少盐的用量表,这些方式限盐效果会更好。


有人需要少用碘盐吗?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因治疗需要,应遵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传言:无碘盐不好买,很多地方需要医生处方,有人想到“碘盐脱碘”的土办法,碘不稳定,高温很容易挥发,用炒锅炒炒“碘盐”不就变“无碘盐”了吗?


无碘盐确实需要医生处方,但90年代以前碘盐中的碘用的碘化钾(KCL),碘化钾的确不够稳定,容易挥发、破坏或流失,大家都知道烹饪过程中,烹饪温度越高,碘损失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碘损失量越大,但现在用碘酸钾对比碘化钾更稳定,不容易破坏,碘酸钾在560℃才分解,一般锅炒的温度达不到这个温度,即便加热会有一部分碘酸钾分解,但达不到非碘盐的程度。这大热的天在厨房里热的大汗淋漓也做不好无碘盐,还不如去相关地方购买无碘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