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胖,肚子却很大?背后暗藏健康危机,这四大诱因要当心!

2019年09月17日 87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即便是肚子鼓胀这一“小现象”,也建议大家先明确诱因,再合理处理。

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瘦,体重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却隐藏着一个圆鼓鼓的肚子。有时候明明吃得很少了,也不见肚子小下去……



这时候就要小心,“纠缠不休”的小肚腩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健康问题!

1

内脏脂肪过多

四肢纤细,但有“将军肚”,很可能就是内脏脂肪过多导致的,常被称为“腹型肥胖”。



此类肥胖会让内脏器官压力逐渐增大,内脏机能下降,各种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如脂肪肝、心脏肥大等;当多余的脂肪进入血液后,还会引发动脉硬化,增加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数据源显示,内脏脂肪过多会增加11种癌症的并发率!危害可想而知……



但内脏脂肪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该如何自测是否超标?



1.自测内脏脂肪



①量腰围: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腰围超标,有内脏脂肪超标风险;



②看厚度:用弧形尺或手指夹起腹部脂肪,除以二之后如果超过2cm,就说明你的内脏脂肪可能超标了。



2.减少内脏脂肪



腹型肥胖,也就意味着得减肥了。



①每天坚持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如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调动人体内棕色脂肪的活力,以加快白色脂肪燃烧。



②适当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一方面能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另一方面能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

2

肠胃消化问题

有些人觉得肠胃不好,人会变得消瘦,肚子瘪瘪的,但其实未必。



若是在进食后出现肚子胀、胃胀的现象,同时有人还会有有恶心呕吐、嗳气、腹痛、胃痛等症状,这可能就是肠胃消化不良引起的。



而导致肠胃消化不良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种:



1.进食习惯



吃太快、吃太多、吃太油腻、吃大量高蛋白食物等,都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2.胃动力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下降,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也会出现,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3.肠胃疾病



另外,可能是肠胃疾病在作祟,如胃下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梗阻等,都容易导致胃肠运动障碍、胃酸分泌失调,引起消化不良。



4.幽门螺杆菌



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多种胃部疾病的“元凶”。临床数据显示,有一半动能性消化不良的人,胃部都会出现此类病菌。



如何解决消化不良问题?



①首先我们要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均衡、规律、正确的吃饭;



②对于肠胃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检查确诊,对症治疗;



③最后,对于幽门螺杆菌,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常消毒、少吃生食、便后洗手等习惯能从源头上预防感染;当然,如果要根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就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了。

3

肝硬化

腹胀是肝硬化患者最早也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一方面是由于肝胆关系密切,肝出现问题,胆汁分泌功能失常,胆汁的淤积会导致腹胀,而胆汁分泌异常,进一步会使胰腺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受影响,体内消化酶不足,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就会受阻,诱发腹胀。



另一方面,肝硬化中晚期患者会出现门静脉压增高、胃肠道血液瘀滞等情况,导致胃肠发生淤血、水肿、气体积聚,出现腹胀。



除了腹胀,肝硬化可能还会伴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济、蜘蛛痣、肝掌、黄疸等症状,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早做治疗。

4

胰腺问题

胰腺也属于消化器官,其分泌的很多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主角”作用,尤其是脂肪,胰腺出现问题,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完,就会堆积,久而久之,肚子也就突出了。



另外,胰腺炎爆发,其分泌的大量的胰酶会造成炎症反应,刺激胃肠道,造成肠麻痹,进而出现肠梗阻,导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严重时还会造成腹腔内高压,损伤全身器官。

胰腺炎症状

早期胰腺炎会出现持续性的上腹胀痛,可向左肩背部及后腰部放射,之后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长期腹泻,下腹部、腰部出现青紫色淤斑,并伴随发热、黄疸症状。

胰腺除了帮助消化,还生产降血糖的胰岛素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对人体血糖的控制很重要,因此,保护胰腺,越早越好。



①管住嘴



有人将胰腺炎称为“富贵病”,可见饮食的控制对预防胰腺疾病很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食用高脂、腌渍、熏制食物、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②治疗胆结石



在中国,60%的急性胰腺炎与胆结石症有关。因此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要尽早去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切除手术。



当然了,平时如果你吃的太多了也会引起肚子鼓胀,特别是有些人可能吃完饭后肚子鼓鼓的,第二天起来肚子会瘪一点,那就要控制一下饮食量了。



如果长期便秘,也可能引起腹部鼓胀。所以,即便是肚子鼓胀这一“小现象”,也建议大家先明确诱因,再合理处理。该调节生活方式的调整生活方式,该就诊明确病因的就及时就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