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溶血性疾病与青年人胆囊结石的关系

2019年12月22日 93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石形成因素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国外报道,慢性溶血性疾病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诱因。胆红素代谢紊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以游离胆红素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及以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其中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与转化功能障碍和慢性溶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胆红素代谢紊乱原因,是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与胆色素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各种慢性溶血性疾病 (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长期服用避孕药、肠外营养和心脏瓣膜置换术、肝硬化等) 可引起肝脏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被排泌到胆汁中,结果使之在胆汁中呈现过饱和,进而导致胆色素结石形成。慢性溶血性疾病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在源头上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因此可致胆囊结石发生,约20%胆囊结石形成与慢性溶血性疾病有关,其中地中海贫血病人的胆囊结石发生率可高达43%。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溶血性疾病与我国青年人胆囊结石的关系。
方法: 
收集青年人胆囊结石病人48 例为结石组,无胆囊结石的健康体检者45 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抽外周血检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比较两组病例的游离血红蛋白结果。
结果:
胆囊结石组病人游离血红蛋白检查结果阳性28 例,阳性率达58.33%,对照组10 例,阳性率22.22%。
讨论:
慢性溶血性疾病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在源头上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因此可致胆囊结石发生,据报道约 20% 胆囊结石形成与慢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其中地中海贫血病人的胆囊结石发生率可高达43%。Suell 等报道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在10 岁以下有 15% 并发胆囊结石,10 岁--14 岁有22%并发胆囊结石,15 岁--22 岁有30%并发胆囊结石。既往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病人中溶血性贫血筛查阳性率达44.44%(2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0%(8/43),可见慢性溶血性疾病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胆囊黑色素结石多认为同慢性溶血性疾病更为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推断此类结石成因不仅仅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导致,还应该同溶血性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胆囊黑色素结石占胆囊结石比例较低,据统计不超过5%,此类结石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了。黑色素结石由聚合胆红素钙、碳酸钙和磷酸钙组成,通过与黏蛋白、糖蛋白形成聚合物。当钙与未结合胆红素的离子积超过溶度积时,二者在胆泥中缓慢聚合,胆红素钙便发生沉淀。
综上所述,青年人患各种慢性溶血性疾病可引起肝脏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在胆汁中呈现过饱和,进而促进胆色素结石形成。
本文选自:王 琦等,护理研究 2015 年 2 月第 29 卷第 2 期。

0